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竞争(10 / 11)

就象往常一样。

庞然大物的蝮蛇都不在我的活下,哪有怕这一寸长的蛞蝓的道理呢!蜈蚣说罢,迈动它的小腿,气势汹汹地向蛞蝓爬去。

蛞蝓见蜈蚣前来挑衅,毫不紧张。它伸伸懒腰,把头上的触角弯了弯,又直了直,用嘴里的暖气温润着吐沫,等待蜈蚣走近。

蜈蚣刚刚爬到蛞蝓附近,还没有来得及施展一下威风,就被蛞蝓迎头喷来的一股又稠又黏的液体黏住,踉踉跄跄地摔倒在灶台上。

它想溜走,但脚和触须都乱纷纷地粘在一块,不能动弹,就象一只混身光秃秃的蚯蚓躺在那里。不大一会儿,蜈蚣就被一伙蚂蚁分着吃掉了。

蜈蚣的骄傲在于把暂时的胜利当作永久的胜利,自认为天下无敌,对一得之功盲目自满,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过分的夸大了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即使你能战胜蝮蛇也不意味着你就能战胜蛞蝓。

古人说,生生相克就是这个道理。人生也是一样,每人都有得意之时,每人都有机会获得某种成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真得很牛了,也许只是机遇,也许你还没有遇到克制你的那只蛞蝓。要淡然面对自己的成功,不要把一时的成功当做永久的丰碑!

一时的成功说明不了什么,人生的路很长,也许下一刻你就会被打倒,也许下一刻就遇上了解决不了的难题。所以,不能骄傲自大。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个人很聪明,做事尽心尽力,很少出差错。可随着牲口、食物的储藏数目的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想了很多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数目。但增加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方便,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于是仓颉又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表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就把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都交给仓颉。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经不抵事了。仓颉又犯愁了。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发现人们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就可以认定前面有什么动物。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他把事情管理的头头是道。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