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太子西行好关中使我右手上扬(4 / 7)
关中,听闻皇太子要来的消息,整个关中平原都兴奋了,无数男女老少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成群结伴的来到渭水边翘首以盼。
而人群中,最多的就是十五六岁到三十五六壮年男子,他们穿着黑(青)白灰三色劲装,腰间挎着短刀,有些还专门露出了半截手铳柄。
而与之相对的,是少量背着长枪,身着相对华丽衣裳,甚至有些穿着青色镶紫边,白色镶金边飞虎服等等这种低级武士赐服的壮汉。
他们正在领着一些头缠红色抹额的乡勇,盘查来往人员。
每个人靠近渭河边的人,都必须把铅弹和火药上缴,腰间的手铳也要检查是否装填。
而这些被检查的壮汉,虽然手里都拿着家伙,但面对盘查也不敢闹事。
因为在目前的大虞,唐山以内热兵器还是处于相对严格禁止状态的,乡间不管,但所有城镇,都不许公然持枪。
而这个枪,是特指手铳,因为长枪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让公然携带,必须要装在专门放枪支的长盒子中,不允许打开,更别提装填。
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有爵位的武勋,从九品巡检以上武官,以及因军功得到过赐服的有功之臣。
这些人才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手持长枪。
这是因为,此时手铳需要到五十米内才能伤人,绝大多数时候,要做到有效精准杀伤,必须要靠近到十几二十米。
这距离,只要安保人员不是心胸大开安倍桑的令和废物那种脑瘫货,就不可能防不住。
而长枪,那就麻烦了,配备了米涅弹的来复枪,战场上都有大量四百米外狙杀的成功案例,和平时期伏击的话,效果应该更强。
所以必须要禁止公然携带,不然别说上层了,就是底层百姓,那也没多少安全感。
“嚯,果然是赳赳大秦,这么多的飞虎服,呀,还有云狮服,这都是国之勇士啊!”阿森站在渭河中的大楼船上,惊讶的感叹着。
渭河与黄河的运河广通渠早就荒废,渭河的水量,在唐末以后大不如前,加上关中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基本没多少航运价值。
不过这情况在大虞建立后的十年中,竟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关中的人口,终于降低到了以此时生产力来说,相对健康甚至有点稀少的数量。
原因嘛,自然是十年前那场西北动乱导致的,八百三十余万人的陕西省,不到三年时间,人口就锐减到了不足六百万。
其中损失最大的,自然是除了回良三十六姓这十几万人以外,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