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你这皇汉,疑似有点温和了(3 / 6)

凤了,因为李兴泰这一派太古典太慢了,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他们慢慢去经营。

从地图上看,圣彼得堡距离咸海也不过一千八百公里,要是从克里米亚,甚至伏尔加河流域算就更近了。

而大虞哪怕是从兰州到咸海,也有四千五百公里左右,考虑到兰州都不足以作为后勤保障中心,补给距离还要更远。

这每远一公里,就会抵消大量的大虞国力,到了咸海周围,大虞就不一定比罗斯帝国的能量大。

因此要避免跟罗斯人进入他们最擅长的泥潭烂仗,就要抢在第六次俄土战争结束前,造成既定事实,再来跟罗斯人谈判。

所以,董金凤还是得放出去,让他们帮着李兴泰加速一下进程。

“回陛下,今日是武英殿大学士郑公在文渊阁值守。”

如今大虞的外朝,也发生了很大变动,由于皇帝自有内廷行政,并不完全依靠宦官。

而外朝权力被拆分了一些,同时事务却更繁杂了,是以不可能继续实行明朝的披红、票拟那一套,而是跟晚清很相似了。

首辅大学士已经名正言顺的称丞相,其余四个原本的大学士,各分管一部分实权部,与五军都督府改革成的枢密院之枢密使一起,组成内阁。

形成了丞相、枢密使、四个大学士组成的真正内阁。

朝中非重大事务,只需要三日派一阁臣向莫子布汇报,每月初一、十五两日集体向莫子布汇报就行。

这也是莫子布在用内廷割走一部分权力,又加强陆海军实力,还默许共和议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外朝仍然相当稳固的原因。

因为文官,真正得到了治理国家的权力,一般事情甚至都不用通过皇帝,大虞朝的文官之首,那就是真正的丞相。

而武英殿大学士郑公,就是分管兵部和刑部的郑锦水,莫子布自己的半个儿子。

“快,让他到御书房来。”莫子布大喜,立刻让内侍去召郑锦水过来。

半晌后,郑锦水沉思片刻后说道:“要启用董金凤,难处有二。

罗丞相轻易不会松口,因为董金凤这样的军将,对于文官来说,就是最大的不可控因素。

刘文华(次辅文华殿大学士)与董金凤也没什么交情,不会给他说话,陛下如果要重新启用董金凤,恐怕就要帮助丞相一把。

而枢密院那边,董金凤两年前平定亚齐之乱临行时,因为军将调遣问题,酒后辱骂枢密使武文勇是交趾猴子,气得武枢密使提着刀要去找董金凤拼命,还是臣拦下来的。”

你他妈的!

莫子布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