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英王交心(2 / 6)

是莫公泽这三万兵马能打的真正原因,完全就是用钱堆起来的。

与鲁藩军比起来,英法普罗的军队压根就是叫花子兵,只有他们中最精锐的,才能勉强与鲁藩军的待遇相比。

而这一切,莫子溶、莫公泽父子是负担不起的,每年五百万银元,卖了他们也拿不出来。

别看莫氏父子在欧洲有一大堆头衔,但是加起来每年的收入,只有区区四五十万银元而已。

这点钱维持他们基本的排场,封国的日常行政是够了,想爆兵,做梦去吧。

“不过这些年欧陆大战频发,很多东西都不好卖了,今年已过半,特殊贸易收益却只有八十三万银元,是以目前财政还是比较紧张的,世子殿下还需得想想办法了。”

长史兼行军司马申瑶出言提醒道,这每年鲁藩收到的五百万左右银元的补贴,分三个部分。

一部分由大虞朝廷划拨,大约在两百万银元上下。

一部分干脆就是莫子布的内帑补贴,大约有一百万银元上下。

剩下的两百万银元缺口,则是靠特许贸易。

此时的大虞对外贸易是有一个总量限制的,因为华夏这种文化和地理位置,决定了粮食生产绝对是重中之重。

如果放开贸易,经济作物势必要严重冲击农业,在生产力还没有质的飞跃,至少化肥和现代农药没出来之前,对经济作物的种植,必须要有规划和规定。

同时,限制一下每年的总出货量,有利于保持大虞外贸产品的高端品牌形象,也不至于因过度倾销导致欧罗巴诸国强烈反弹。

所以,每年的特许外贸配额,光是这个额度,就能带来不菲的收益。

莫子溶、莫公泽父子就是靠着这个特许额度,一方面自己组建商队来贸易,一方面把额度卖一些出去赚取钱财。

每年正好大约能有两百二三十万银元的收入,覆盖军费开支后,略微还有一点盈余。

可是今年,这都九月快完了才八十三万银元,全年能有一百二十万就算不错了,这缺的八十到一百万银元,可哪去找啊!

不过,这还不算最坏的消息,右卫指挥使刘荣庆拿出了他的报告。

“世子殿下,咱们鲁藩到欧罗巴洲二十年,始终未能有个稳固的基业,因此对于祖国兵将的吸引力正在逐年下降。

到了如今,如果不能很快确定地盘和封赏,那么就只能推高待遇,至少要再加一倍,方能留住人保住战斗力。”

鲁藩到欧洲插针的事,实际上最开始并没有这么设计,是莫子布根据形势一步一步走才完善到现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