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特权(2 / 3)

们就是懂事。

每次感觉有大的行动,还是早些上奏,重新提及这个临机决断之权。

而朱翊钧用主笔写下,卿所求临机决断之权,准许……

这盘踞西域的叶尔羌汗国内乱频仍,实力远逊于当年的瓦剌或北方的鞑靼。

但那里的环境可比草原上还要恶劣。

麻贵的战略是对的。

步步蚕食。

慢慢的放血。

将大明的疆域和影响力再向西推进一步……

向西,向西……

实际上,朱翊钧西进政策,不是单纯的为了自己主体民族,也是为了那边的民族。

世界大势,风云变幻,在未来,北边的北极熊,蒙古的其他部落都是盯着西域呢。

而叶尔羌汗国是一个畸形的政权。

他存在不了多长时间。

而且,对于当地的百姓,奴隶,甚至是贵族来说,接受大明朝汉人们的统治,绝对比蒙古人,中亚人,罗斯人好太多了。

因为大明会把这些人当作人来看待,后续会派遣官员去治理……他们只需要付出以前十分之一的代价,便能得到保护。

某种程度来说,此时的大明帝国,是那块方外之地的救世主。

早早的挂钩。

早早的进步。

朱翊钧带着尚未完全消散的情绪,打开了另外一个爱将李如松的奏疏。

“……臣父远在朝鲜,代天巡狩,整军经武,夙夜匪懈,陛下圣明烛照,自有公论……“

“然,臣近日接获辽东旧部自朝鲜归者泣诉,言及……言及臣父麾下个别骄兵悍将,仰仗天威,于驻地多有滋扰……更有甚者,竟有强夺民女之事发生,虽属个别,然影响极坏,恐损天朝上国仁德之名,亦寒朝鲜军民归附之心……”

“臣闻之,五内俱焚,痛心疾首,臣写信给了父亲,却反被训斥,臣虽为子,不敢因私废公;臣亦为将,深恨此等败坏军纪、辱没国威之行!恳请陛下……念臣父年高,不要体罚,降旨申饬……”

“务使其严加约束部众,整肃军纪,以彰天朝法度,慰藩属黎庶!臣李如松,泣血顿首……”

朱翊钧看着“泣血顿首”四个字,眉头只是轻轻一挑,非但没有怒意,反而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近乎玩味的笑意。

这个李如松。

没有跟朕交心啊。

耍弄一些毛头小子,不成熟的心眼。

朱翊钧心中并无多少被愚弄的愤怒,反而觉得李如松此举,透着几分年轻人特有的“较真”和急于表现“忠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