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光宗耀祖(2 / 3)

,也护佑这庞大的家业。

可惜,老天爷似乎没赏陈家读书的饭。

父亲和叔叔们对着四书五经愁眉苦脸,笔墨纸砚在他们手里比船桨还沉重。

三十年寒窗,别说进士举人,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捞着。

陈阿海看着已经当爷爷的儿子们捧着书本打瞌睡的样子,常常气得把烟袋锅子敲得震天响,却又无可奈何……

到了陈平这一代,作为嫡长孙,爷爷陈阿海更是寄予厚望。出生时便请了算命先生,取了个寓意深远的名字——陈平。

平,平安?

不,爷爷想的是汉初名臣,希望孙子能像那位辅佐高祖、六出奇计的留侯一样,出将入相,拜入帝王家!

为此,陈家请了最好的西席,笔墨纸砚、珍馐美味,无不供应周全。

陈平也还算聪明,奈何心思全然不在那之乎者也上。

他更喜欢听爷爷讲海上的惊涛骇浪……

十四岁第一次去考童生,名落孙山。

再考,依旧榜上无名。

爷爷捧着落榜的帖子,望着祠堂里列祖列宗的牌位,浑浊的老眼里满是失望和认命……

陈家第三代只有陈平一个人算聪明。

他知道,陈家终究没有读书的根骨。

于是,十五岁的陈平,放下了沉重的书本,辞别了恩师,开始学习经商。

他仿佛天生就该属于商道。

精明的头脑、过人的胆识、流利的弗朗机语和红毛夷语,让他很快在家族生意中崭露头角。

在往后,大明朝开海了。

海商,不用在偷偷摸摸了。

在开海那年,他是在浙江经营绸缎庄,立马变卖产业,投入到了大海的商路上来。

在一场西湖茶会上面,结识了张丁征。

陈平敏锐地察觉到皇家商号背靠的巨大能量和前所未有的机遇。

他力排家族内部的疑虑,最终将整个陈家船队和贸易网络,整体并入了张丁征的皇家南洋通商总号,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爷爷陈阿海对此全力支持。

这个在海上搏杀了一辈子的老人,比谁都清楚权力的分量。

他常常对陈平说:“平儿,记住!海上的银子再多,没有官府的旗子罩着,那就是无根的浮萍,一阵风浪就没了!攀上皇家,攀上张公子,咱家的根才算扎稳了!”

并入皇家商号,陈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合法身份”和强大的庇护,付出的代价则是相当一部分利润和自主权。

但在爷爷看来,这买卖划算至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