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向东海进军(1 / 3)

蹋顿狐疑地看了一眼难楼。

人人都知道丘力居命不久矣,下一任乌桓王就要在这两年诞生。

虽然表面风平浪静,但内部早已暗流涌动。

比如苏仆延就趁着这个机会明确站队蹋顿继任乌桓王。

辽西贵族坚持传统,选择支持嫡长子继承。

而辽东,右北平等大部落则认为应该选贤举能,选择骁勇善战的蹋顿作为他们的首领。

只有战神蹋顿才能带领乌桓人统一草原。

而难楼此举,既满足了丘力居想培养嫡长子的想法,又满足了蹋顿想揽功劳的想法。

说白了就是墙头草行为。

也不知道他要搞什么。

既然他不是辽西贵族,他应该支持蹋顿才是。

如今却选择两边讨好?

这让在座其他小部落首领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原以为这场继承人之争只有两个派系,一方支持嫡长子,另一方支持有能力的蹋顿。

结果现在又冒出来一个骑墙派?

关键是这难楼的实力仅次于丘力居。

他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辽西继承人的归属。

不过事已至此,难楼和丘力居都同意了这个方案,大家只能听从。

东海。

当积雪逐渐消融,大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原本被白雪覆盖的土地,此刻渐渐露出了它原本的面貌,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泥土气息。

今年虽然出现了大面积的雪灾,百姓们从未感到过如此寒冷的冬天。

但东海百姓们却比以往更加轻松地渡过了严冬。

可惜的是,本应该准备其乐融融地准备春耕事宜。

他们却要从家乡中撤离,带着粮食和家当来到指定的县城躲避袁绍带来的兵灾。

他们都担心这一战会耽误春耕的时间。

如果误了时间,那夏天的收成就会减少许多。

本来今年不会再挨饿的,现在可能要勒紧裤腰带饿两个月,等秋收过后才能填饱肚子了。

因此东海百姓对袁绍的怨气不小。

鲁肃作为泰山太守,他居于徐州和青州之间。

青州战役也进入了收尾阶段。

而鲁肃的充电宝绝技注定了他成为了救火队队长,哪里的火大,他就要往哪里跑。

于是他工作的重心也来到了东海,由他的郡丞负责给青州运粮。

而他本人已经来到了东海边境协助黄忠对敌军进行狙击。

黄忠见鲁肃来到大营,热情地迎了上去:

“子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