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灾后重建,生产自救(1 / 4)
方唯过家门而不入,和合作社的理事、生产负责人以及各大队的队长一起开了个会,商量灾后救济等一系列的事情。
首先是5个大队的受灾社员,他们的住房被淹了,需要派人帮助他们进行清理。
其次就是救灾物资的发放,这些受灾的社员没了粮食和生活用品,总得让人家吃饭睡觉啊,所以这一项工作必须马上进行。
救灾的主体是瑶岭合作社、田炳义合作社以及瑶寨,瑶岭农业作为一家公司,也专门划拨了1000万元的资金用于灾后重建。
各单位都有一些积累,除了资金,还有稻谷。
历年来养成的习惯,合作社都会储备一些粮食,结果还真派上了用场。
稍后各级政府的救灾款和救灾粮也会到位,绝对不会发生饥荒之类的事情。
接下来,蔡桐等公司管理层也都来到了新林县。
方唯安排好了民生问题,就和他们一起商量恢复生产的事宜。这一次农田全部被淹了,包括瑶岭合作社、新林农场、育种中心以及前进乡的田地。
阳山县那边还算好,虽然受到了暴雨的影响,但由于没有发生溃坝的情况,所以在排涝之后损失并不大。
“各位,除了瑶寨的损失不大之外,公司在新林县的各单位,损失惨重。由于河堤溃坝,水位比较高,彻底淹没了水稻。
现在的情况是稻秆出现了大面积的倒伏,水稻叶面上有大量的淤泥和杂物,按照估计,至少会减产70%以上。”
在各生产单位负责人的带领下,各处的农田基本上都完成了排涝工作。
但大水过后的惨状让人不忍直视,今年的农作物欠收已成定局,就连蔡桐在会议上做汇报,都是边说边落泪。
方唯静静的听着大家的发言,也不禁感慨天灾的无情。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能面对现实,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大家也不用垂头丧气的,天灾难防,我们还是要有面对困难的积极心态。我说几点,首先,尽量多保住一些作物,农田要赶紧追肥。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抓紧时间进行补种。补种稻种来不及,但像玉米等作物都可以,大家去做事吧。“
方唯做了总结性发言,然后大家便纷纷散去。
这一季的稻种基本上很难再抢救,那么下一季就要调整生产计划,重新进行稻种的培育。
大家按照他所说的行动了起来,方唯自己则和乡里、县里取得了联系,争取国家的补偿款及早到位。
“三哥,你不要命了?你都多少天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