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国路,苦难(2 / 5)
虚言欺骗,借此与赵雨柔夜谈亲近,而是真的早有这样的想法。
一种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勇于承担、是非分明的民族性格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但要使国家保持活力,使民族屹立不倒,这种性格又是必须的。
杨天风一直在以这种精神和行为方式,以及宣传手段教育并影响着人们,从举起抗日大旗开始,血火之中的搏杀,对汉奸、鬼子的毫不留情,发展经济,惠政百姓……他想用实际行动给人们树立一个榜样,建立一个模板。
但杨天风内心一直存在的隐忧却不在这里,而在于国家的将来,在于他,和追随他的团体的前途和命运。
如果只是杨天风个人,还有他的家人,他自然有办法趋利避害,但他还想着尽力为国家、民族,为他周围的人,找寻到更美好的将来。
中国适合怎样的发展之路,怎样能避免那几十年偏离的蹉跎岁月,这便是杨天风要写这本《国路》的真实想法。
国路,国家发展之路。主要是美国、德国、苏联、英国的,还有一两个新兴国家的。这本书更多的是想一种客观态度进行叙述和介绍,也有评论和比较,但其中所占篇幅不多,更多的则是对各国发展模式和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于各国将来发展的预测。
如果说美、德、英这三国的发展能从现有的历史资料中寻取总结的话,对苏联发展的历史的回顾和披露,则是令人惊诧的,但却是资料翔实,论据充分的。
从十月革命到二战之前,集体农庄、工业化发展、消灭私有制、大规模清洗、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侵略波兰、芬兰,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等史实清晰地浮现在人们面前。
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对憎恨苏联的国家和个人来说,举不出多少苏联可恶的例子,只能空洞用暴政独*裁来臭骂;而对信仰这个思潮的左翼来说,苏联人不敢说,而外界的人消息不灵通。
当然,这个世界性的大思潮本身就是最高的价值,因此不但鲁迅会相信苏联没有大饥*荒的谎言,还要为之辩护;甚至亲自到苏联去过且看到一些苏联统治集团迫害异己的暴行的罗曼?罗兰,也是为了革命的利益而不愿透露真相,把当时的日记保密到五十年后(实际上已到苏联瓦解改制后)才发表。
然而,杨天风并不是一味地诋毁苏联,痛揭疮疤,而是力图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从更深的一层揭示其中蕴含的教训和经验。
“……农业集体化虽然暂时有利于工业发展,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但存在着严重问题和错误:它违背了农民自愿假如的意愿,与当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