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华北态势,以围代攻(3 / 5)

在这样的情况下,多田峻深感要对鲁豫皖边区实行重兵扫荡困难很大。因为新七军的实力已经从几次战役中有所体现,周边还有第三集团军、七十六军、骑八师,甚至大别山的桂系部队等十几万国*军能提供支援,至少要动用三到四个师团的兵力才有可能取胜。

这不同于扫荡八路军的根据地,一个大队便能独立作战,乱七八糟的几个师团、旅团各抽出一部分兵力,便能来个什么九路、十路围攻。而要打击鲁豫皖边区,一个联队的日军也未必敢单独行动。

但新七军已经入鲁,放任新七军发展又是不能接受的。而且,多田峻认为对冀中、冀南平原地区抗日武装的军事压力不能减轻。在他看来,将华北粮仓握在手中,就可将太行山的八路军置于死地,这是坚定不移的策略。如果半途而废,已经取得的战果就将全部丧失。

综合考虑之下,多田峻决定先以围代攻,限制新七军向北发展的空间。为此,他命令驻山东的第12军司令土桥一次结束对鲁南于学忠和八路军的扫荡,调主力前往鲁西南,与驻荷泽、济宁、衮州、徐州的日军一起,对鲁豫皖边区实行包围。

为解决第12军机动兵力不足的困难,多田骏又从第26师团中抽调驻山西省朔县的井手仪定大佐之独立步兵第11联队,驻天津的中国驻屯步兵第2联队一个大队,使围困鲁豫皖边区的日军达到了二十八个步兵大队。

按照计划,第12军主力将由兖州西进,沿济荷(济宁、荷泽)公路各要点布防。稳定防线后,先抽出部分兵力对防线以北的八路军鲁西根据地的汶上、梁山等地进行扫荡,解除八路军扰袭其背的威胁。然后,再伺机从完成冀南春季扫荡的部队中抽调独立混成第7旅团、独立混成第1旅团南下,在荷泽西面形成攻击集团。

八路军的鲁西根据地,还有冀南的八路军新7旅、新4旅、新8旅和国*军高树勋的新八军,从目前来看,都起到了屏障鲁豫皖边区的作用。特别是濮阳、柳下屯、濮城一带的八路军和高树勋所部,还从西面威胁着荷泽,牵制着荷泽的兵力。

如果能占领冀南地区,不仅解除了荷泽西面的牵制和威胁,与新乡日军一同南下进攻兰考、开封,还能起到反牵制作用,使豫西地区的国*军难以抽身支援新七军。

布置得不算复杂,但多田峻力求的是长远。这与他推行以路制人、蚕食推进差不多的思路,先困再攻。

如果说多田峻的策略过于谨慎保守,那就有失片面。尽管很多历史记载都说他在华北并无建树,以至最后被冈村取代,黯然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