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八章 信任(3 / 4)

好,好,有你这个话,我就放心了。本都督也不需要你们为我上刀山下火海,本都督惟愿你们勠力同心精诚合作,守好我们辛苦打下来的城池土地!”

事实上,杨振对宋国辅无所谓信任不信任。

如果将宋国辅的营头布置到其他的方向上,杨振或许会担心他是否会对自己真正忠诚。

——毕竟,这种人想当年可是背叛了登来总兵张可大,然后跟着耿仲明搞了登州兵变,最后渡海跑到了清虏那边,当了汉奸二鞑子。

而现如今,他们又背叛了怀顺王耿仲明,当了自己的内应,并且炮毙了怀顺王耿仲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的人,搁在过去,那是妥妥的三姓家奴了。

杨振就是再心大,也不会完全对这类人掉以轻心。

因为就是杨振本人也无法预料,将来自己的哪个做法要是不合他们的意,他们会不会继续故技重施发动兵变,坑自己一把!

所以,这样的人,杨振是肯定会把他们带回到了金海镇的真正腹心之地任职的,至少目前情况下是肯定不会的。

当然也不会给他们接触其他山头派系的机会。

比如说辽东镇的那些派系,再比如说登来镇的派系,一旦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金海镇之外的其他人马,谁也无法预料他们会在做出什么选择。

所以,杨振思来想去,只有将石明雄与宋国辅分开,同时将他们牢牢拴在镇江堡的抗虏前线。

唯有将他们放在这里,杨振才可以比较充分地信任他们。

因为镇江堡城的当面,只有清虏的兵马,而石宋二人将来唯一不可能再卖身投靠的,就只有清虏兵马了。

而这一点,也正是杨振对他们如此康慨大方的根本原因。

当然了,杨振的这点考虑,可就不能对他人说了,只能自己心里清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却说杨振三下五除二地安排完了仇震海以及石宋二人的去向之后,在场诸将的目光很快就跟着杨振一起,转向在场的几个朝人将领身上。

也是在这个时候,一直在考虑自己带到金海镇来的兵马应该怎么办的沉器成,突然站起来对杨振拱手说道:

“都督,沉某这次幸得都督援手,从平壌城内带出来了七千多兵马,与此同时,多亏林统御、俞副将以及仇副将的公子,哦不,是仇总兵的公子,从江华湾一带,接应撤离了数千决意抗虏归明的朝人,这些人马百姓皆我朝人,累计万余人,漂浮海上,无依无靠,还请都督择地予以安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