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零四章 交易(3 / 5)

,就断了对平壤方向的粮饷供应,并叫沈器远这个名义上听命於清国节制指挥的北方二道兵马都元帅,找清国解决麾下兵马的粮饷供应。

当然了,这些情况,是在崇祯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中午,杨振率队亲抵大同江口,并在大同江口的南浦面见了沈器远之後,从沈器远的口中亲耳听到的。

却说崇祯十四年的十月中旬,杨振在瀛洲岛驻留休整了数日之後,妥善安排了平户、壹岐、对马以及五岛列岛等地的防务,然後兵分两路返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中一路,以李禄、严省三为首,率领云集瀛洲岛的整个船队的主力船团,运载金银财货与倭人皇室百官径直返航旅顺口。

另一路,则由杨振本人乘坐瀛洲号,带领一支由几十艘Pa0船组成的小船队,在张国淦所部火枪手以及孙登选所部Pa0手的随扈之下,转而沿着和宁国的南方海岸,一路往北而去。

由於海上风向对於往西北航行的船队不利,杨振一行昼夜航行,历时半个多月,直到十一月初一日,才抵达大同江口以南的椒岛。

椒岛不大,但也不小,按後世计量单位计算,整个岛屿的面积约有三十到四十平方公里了,算得上是大同江口海域一个较大的海岛。

杨振到来的时候,椒岛之上已经有了一个来自登莱地区的金海镇移民屯,在此落脚垦荒了。

这个情况,真的是令杨振又惊又喜。

事实上,从瀛洲岛一路往北航行的途中,杨振一行人,已经不止一次遇见这样的情况了。

特别是在过了江华湾外海以後,很多个杨振以前航行经过之时还是无人荒岛的岛屿,不知在什麽时候,竟然已经有了金海镇的移民屯。

b如瓮津半岛西南海上的大青岛、白翎岛,全都不知道在什麽时候有了金海镇的移民屯。

特别是在面积相对较大的白翎岛上,更是出现了三个来此落脚垦荒的山东移民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一个岛上三个屯的名字,全叫山东屯,位於岛西的叫前山东屯,位於岛东的叫後山东屯,位於岛南海湾附近的叫南山东屯。

这个情景,让杨振恍惚之间,彷佛回到了几百年後的大东北,那时的东北,遍地都是山东屯。

但是即便如此,杨振还是没有料到,在大同江口的椒岛之上,在这个对於平壤的海防至关重要的岛屿之上,竟然也有了自己金海镇的移民屯。

华夏人顽强的生存能力,特别是对於土地的近乎偏执的渴望,令杨振内心一次次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