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零七章 五月(2 / 4)
礼,算是认可了她的地位。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不能齐家何谈治国平天下,也正是在化解了自己後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之後,杨振才心情大好地出来面见从金州风尘仆仆赶回来见自己的襄平伯沈志祥。
当然,此前一直排队求见杨振的王守堂、潘文茂以及李吉,同时也包括张得贵、方光琛等人,也跟着一并受到了一直闭门不出的杨振的接见。
“都督客气了!督造战船,本是船政处分内职责,尤其仿造红毛夷夹板船的事情,都督已经安排下来许久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州船厂直到九月份才造出第一艘,已是工期拖沓,进展缓慢,如今却连第二艘都没能顺利下水,卑职心中有愧,岂敢居功?”
面对杨振的连声叫好,襄平伯沈志祥心中大大松了一口气的同时,马上满脸笑容地推辞了杨振口中所说的功劳。
今天的杨振,已经是今非昔b了。
虽然爵位没有什麽变化,仍是金海伯,跟他的襄平伯属於一个层次,可是时至今日,其中的巨大差别,沈志祥还是非常清楚的。
尤其是这次杨振东征倭奴国的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威望进一步抬升,至少在金海、登莱二镇的军中,说是如日中天,一点也不为过。
两天前,杨振率队返回旅顺口时,旅顺口数万军民集T恭迎金海伯凯旋归来的场面,他虽然没有亲见,但是他听说之後,心里也跟明镜一样。
区区一个金海伯,绝不是杨振的终点。
莫说是一个区区的伯爵了,就算是一个侯爵,甚至一个公爵,恐怕也不会是杨振的终点。
大明朝的没落,已经是r0U眼可见的没落,一年不如一年,就连瞎子都看得见。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沈志祥当年也不会带着队伍投了清虏。
当时清虏的势力如日中天,他以为蒸蒸日上的清虏是天命所归,投降清虏是顺天应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看,杨振率队崛起於金海镇之後,清虏的实力渐渐大缩水,清虏并非天命所归。
那麽,真正的天命所归之人是谁,难道还不是很清楚的事情吗?
对此,别人到底是怎麽想的,沈志祥不清楚,但是他自己却坚信自己的判断。
最重要的是,他是发自内心地希望,眼前这个人,自己这个外甥nV婿,是那个天命所归之人。
因为唯有如此,才最符合他老沈家的利益。
然而,与此相应的是,他的襄平伯爵位,就很尴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