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二章 沈迅(3 / 6)

全倒是安全了,可是被送达目的地後爆炸效果有限,也起不到应有的杀伤作用。

说白了,这就是在自身安全和杀伤敌人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而这个平衡点的寻找,则需要更多规格以及更多频次的试验。

也因此,在接见结束之际,杨振除了安排厂为抬枪队量身定制之外,剩下的就是叮嘱潘文茂进一步安排人手,继续试验更多装药规格的用於红夷重Pa0的开花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杨振也没有忘了同时叮嘱他,要尽快招募训练新的人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加速的生产与储备进程。

对於枪Pa0这些东西,杨振只怕储备不够,而且永远也不会嫌多。

崇祯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的小范围动员令,虽然後续没有再扩大知情的范围,以致金海镇辖内的各路将领以及杨振兼领的登莱镇各路将领,都没收到消息,但是当日与会的各个关键人物,在会後第二天就立刻投入到了全力以赴的战备工作之中。

对杨振来说,金海镇以及登莱镇各路的全面动员,要在谋定而後动的时候开始。

最好的时间点,当是在京师朝廷的旨意下达之後,自己顺势奉旨而行。

到时候,有了朝廷的正式旨意以後,自己再以北伐清虏、恢复辽东的天下大义相号召,统合好自己麾下兵马与云集辽西的兵马,那麽事情也就差不多做成了一半。

杨振也曾想过,既然辽西兵马不可靠,那就完全依靠自己的兵马去北伐,只要时机成熟了自己就去做,甚至可以不去管朝廷那边怎麽想怎麽做。

但是,在渡海归来的漫长旅途之上,他想了很多,而他想来想去,最终认为,徵东平虏这个事情,还是要拉着朝廷、拉着辽西兵马一起做。

一来,你不拉上朝廷,不以朝廷的名义奉旨而行,金海、登莱二镇各路人马的力量,未必就能真的拧成一GU绳。

二来,没有朝廷施加的压力,一旦战事起来,光是目前集结在辽西的各路兵马,就未必真的愿意出兵配合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者,朝廷虽然说现在财政极其艰难,可以说差不多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瘦Si的骆驼b马大,在原本的历史上,为了最後一次决战,y是徵调了九边JiNg锐十几万人,饷银数十万两,粮草上百万石,战马数万匹,投入其中。

这些粮饷物资骡马牲口等等东西,别说分给自己一半了,哪怕只是匀给自己三分之一,那也是一个不小的补充啊!

因为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