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若昭73(1 / 2)

他明白,百姓才是国家之根本,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首先,他着手整顿吏治。

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科举舞弊、徇私枉法的现象屡禁不止。

弘曦下令严惩科考舞弊,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加强对科举过程的监督。

同时,他还改革科举内容,更加注重考生的实际能力和对国家政策的理解,而非一味地死记硬背四书五经。

他提拔了一批有真才实学、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让他们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

对于那些贪污腐败、鱼肉百姓的官员,他毫不留情地予以惩处,绝不姑息。

其次,他大力发展农业。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粮食是百姓的命脉。

弘曦推广新的耕作技术,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他还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让农民有更多的余粮可以养家糊口。

而高产作物土豆、玉米、红薯,明清时期就已经有了,只是并没有得到大面积种植。

之前冯若昭就和弘曦说过这三种作物的习性,以及产量。

弘曦上位后,立刻派人寻找这三种作物,经过两三年的选取优异粮种,产量大幅度提高。

推广开来后,迅速减轻了底层人员吃不饱的现状,也让弘曦的名望空前高涨。

第三,他积极发展工商业。

在传统观念中,重农抑商是主流思想。

但弘曦认为,工商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可以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他取消了一些对工商业的限制,鼓励商人进行贸易活动。

他还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近代工业。

他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引进和推广西方的科学技术。

他鼓励工匠们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第四,他加强国防建设。

为了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安全,弘曦大力加强国防建设。

他整顿军队,提高士兵的待遇,加强军事训练。

召集能人异士,研究热武器。

他深知,要彻底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就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他下令建造新的战舰,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