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直接把球踢回去(2 / 3)
程时:“先看看机床什么情况吧。”
杜大明:“好的,就是这三台。”
厉害了,这是攒到一堆,准备召唤神龙吗?
程时一眼就看出来这三台80年代从德意志进口的70年代生产的数控车床,数控磨床和加工中心各一台。
他对杜大明说:“说说每一台机床的具体问题。”
立刻有技术人员上来像是念发言稿一样字正腔圆地介绍:“这台高精度轧辊磨床是我们从德意志进口的。德意志的磨床以高精度和稳定性著称,我们引进来后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加工。它的导轨直线度误差,以前一直能控制在0.01mm/m以内,现在已经飙升到0.03mm/m,导致加工零件圆柱度不合格。”
程时微微点头打开工具箱,然后摄像机就凑上来了,把他工具箱里的东西拍了个遍。
其实他还知道更多。比如这个磨床采用的是静压导轨和砂轮自动修整技术。
程时拿出放大镜,看了看,说:“这台磨床上的轨面已经有磨损沟槽了。”
技术人员扶了扶眼镜:“不可能吧。我们用得很小心。”
程时拿出平尺和塞尺量给他看,凹槽最深的地方足足有0.1毫米。
平时肉眼压根就注意不到。
难怪程时要拿出放大镜来。
他拆开了磨床,仔细检查了一下说:“虽然各个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但是问题最大的还是导轨。”
程时把磨床又装了回去,冲车床抬了抬下巴,示意他们讲这个。
另外上来了个技术人员说:“这台车床也是德意志进口的。主要这个有异响。”
程时拆开车床:“主轴套筒上有裂痕了。”
德意志的数控车床以晶体管逻辑电路为核心,采用模拟量控制,具备直线插补和简单轮廓加工能力。
程时朝第三台抬了抬下巴。
又换了个人上来说:“这台是德意志的数控加工中心,以三轴联动为主,配备液压换刀系统。也是精度下降的厉害。”
70年代德意志的加工中心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
程时检查了一下,说:“第三台的问题主要是丝杠螺纹损伤导致精度下降。”
他收好东西。
杜大明问:“能修吗?还是需要报废买新的设备?”
程时看了他一眼,忽然明白这家伙搞那么大阵仗的原因了。
杜大明刚接手这个厂,发现一大片设备都不行了,修起来太麻烦,而且搞不好修完了很快又坏了,所以趁机会想报废买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