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长春市《九台区》(8 / 11)
出宁静肃穆的氛围。寺庙后方的山崖上刻有“佛”字摩崖石刻,字体浑厚有力,虽经风雨侵蚀,仍清晰可辨,为古寺增添了几分禅意。
兴隆山遗址
兴隆山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址,距今已有4000至5000年历史,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位于九台区兴隆街道境内。考古发掘显示,遗址文化层厚度达1至2米,包含多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
石器以磨制为主,有石斧、石刀、石镞等,其中一件大型石斧刃部锋利,通体光滑,可见当时磨制工艺已相当成熟;陶器多为夹砂陶,器型有罐、钵、碗等,部分陶器表面饰有绳纹、刻划纹和附加堆纹,纹饰简洁明快,体现了早期制陶工艺的特点。骨器则有骨针、骨锥、骨镞,骨针针孔细小,制作精巧,显示出先民高超的加工技艺。
遗址中还发现了多处居住遗迹和灰坑,居住遗迹为半地穴式,平面呈圆形或方形,残存着柱洞和灶坑,推测是当时先民的居所。灰坑中则堆积着大量陶片、兽骨和炭屑,为研究先民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实物依据。兴隆山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九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空白,对探讨东北地区早期人类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其塔木古城遗址
其塔木古城遗址坐落于九台区其塔木镇,是辽金时期的重要城址,城址平面呈方形,周长约1500米,城墙为夯土筑成,残高3至4米,墙基宽约8米,四角设有角楼遗迹,城外有护城河残迹,可见当年完善的防御体系。
考古人员在遗址内采集到大量辽金时期的遗物,包括陶瓷片、铁器、铜钱等。陶瓷片中,既有辽代的白瓷片,也有金代的黑釉瓷片,部分瓷片带有精美的印花或刻花装饰;铁器多为农具和兵器,如铁犁铧、铁刀、铁镞等,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和军事防御的状况;铜钱则以“大定通宝”“正隆元宝”为主,均为金代货币,明确了遗址的年代。
据考证,该古城曾是辽金时期的一处军政重镇,扼守交通要道,在区域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内布局清晰,可辨认出官署、民居、作坊等功能区域,体现了当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其塔木古城遗址的保存,为研究辽金时期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民俗风情
九台区的民俗风情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满族的萨满祭祀仪式极具神秘色彩。仪式由萨满巫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