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轻如鸿毛(2 / 3)

是这样卑微而平凡的愿望。”

苏晓晚的声音变得柔和。

“一个好收成,一场及时雨,一次家人的安康,一个孩子能吃饱穿暖的冬天。”

“这些愿望微不足道,甚至渺小到不配被记录。”

“但它们,才是一个世界最坚实的根基。”

“它们不该被遗忘,更不该被您用‘值不值得’来评判。”

苏晓晚扶着农夫,向前踏出了一步。

这一步,踏在了奈何桥的桥面上,也踏在了血观音的心上。

那个因为懦弱和自责,连抬头都不敢的农夫怨魂,在苏晓晚的搀扶下第一次直起了身。

苏晓晚看着桥对岸的血观音,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慈悲,不应只投向聚光灯下的英雄史诗。”

“更应照亮阴影中,每一粒微尘的渴望。”

话音落下,伫立的血观音虚影依旧一动不动。

祂那双见过无数背叛,听过无数恶愿的眼眸里,那层冰冷的坚冰,正在无声开裂。

平等。

祂想起了自己诞生之初的模样。

那个时候,祂聆听万物,雨露均沾。

一棵小草的枯萎,与一个帝国的覆灭,在祂的眼中并无不同。

可从什么时候开始,祂也学会了用“价值”去衡量祈愿?

从什么时候开始,祂也认为,英雄的愿望比凡人的祈祷更“值得”聆听?

是那些肮脏的恶愿污染了祂。

也是祂自己在被污染的过程中,遗忘了自己存在的初衷。

苏晓晚的这番话,如同一记晨钟暮鼓,狠狠敲在了祂的本源之上。

将祂从那套“筛选、评判、舍弃”的错误逻辑里,暂时拉了出来。

苏晓晚已经扶着农夫的怨魂,开始过桥。

也就在这时,苏晓晚才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她扶着的这个怨魂,为什么一点重量都感觉不到?

这农夫的怨魂轻飘飘的,几乎没有实体。

与之前伊万背负将军怨魂时,那几乎要被压垮的沉重感形成了天壤之别。

苏晓晚瞬间明白了。

这桥上的重量并非来自怨魂本身,而是来自他们愿望中所裹挟的“业力”。

将军的愿望,牵扯了无数人的生死,家国天下的因果,所以重如山岳。

而这个农夫。

他唯一的愿望,只是让地里的庄稼有个好收成,让女儿能吃上一口饱饭。

这个愿望纯粹、简单,几乎不牵扯任何外在的因果业力。

所以,他的灵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