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宏图拳馆(3 / 9)

出来买水,袖口还沾着没擦干净的汗渍,隔着老远能听见馆里传来的“嘿哈”声,混着公园里的广场舞音乐,倒成了这片街区独有的烟火气。

这地方实在算不上什么“门派”。

没有刻着辈分的石碑,没有祖传的拳谱孤本,甚至连个像样的堂口都没有。

赵宏图平日里就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运动衫,在馆里教小孩扎马步,给白领开搏击减脂课,收来的学费除了交房租、买练功垫,剩下的刚够糊口。

学员们更愿意叫它“健身工作室”,毕竟这里不讲究什么江湖规矩,只认“出拳要快、收拳要稳”的实在道理,更像个藏在城市褶皱里的私营培训班,安安静静地教着拳,顺便帮街坊邻居们练练身子骨。

赵宏图的日子过得紧巴。

写字楼的租金不便宜,他索性把拳馆角落隔出个小隔间,摆了张单人床,一个掉漆的衣柜,墙上贴着张泛黄的少林全景图。

隔间里总飘着淡淡的艾草味,说能驱虫,也能想起在少林寺当俗家弟子的日子。

对他来说,这拳馆哪只是谋生的地方?

学员们练拳时撞歪的沙袋,墙角堆着的半箱没开封的绷带,甚至地上那几块被磨得发亮的地板,都浸着他的日子,比老家的祖屋还亲。

温羽凡把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手摩托停在写字楼楼下,车胎刚碾过路边的水洼,溅起的泥点糊在生锈的挡泥板上。

他背着昏迷的李玲珑,肩膀被压得生疼,伤口在颠簸中隐隐作痛,抬头时,目光一下子就被二楼外墙的广告牌勾住了。

那广告牌算不上精致,边角有点卷翘,像是被风吹了好些日子,但在灰蒙蒙的墙面上格外扎眼。

正中央“宏图拳馆”四个大字是烫金的,笔锋带着股硬气,撇捺间像藏着拳头的力道,一看就知道是练家子写的。

字周围绕着圈小字,“少林正宗”“俗家弟子亲授”“弘扬华夏国术”,红底黑字,直白得像菜市场的价签,却透着股不加掩饰的实在。

最显眼的是广告牌中间嵌着的照片。

画面里,赵宏图穿着洗得发白的僧袍,站在一位老和尚身边。

老和尚眉眼低垂,念珠在指间转着,神态庄严得像尊玉雕;

赵宏图则笑得有点憨,耳朵红扑扑的。

不用问也知道,这是他在少林时的留影,往广告牌上一贴,比任何宣传语都管用,至少让路过的人心里嘀咕:“哦,是真从少林寺出来的。”

温羽凡的目光扫到广告牌最底下,一行小字印着“请上二楼,咨询电话:xx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