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补给站(2 / 4)

学生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背包被抢走,只能在风雪中狼狈逃窜,而专员只是站在门口,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仿佛眼前发生的只是一场再平常不过的风雪。

补给站存在的意义,从来都不是提供安稳,而是像沙漠中的绿洲,给予一丝喘息的机会,却又时刻提醒着:生存的路,终究要靠自己走下去。

黑风口深处的风雪比别处更烈,铅灰色的云团低低地压在山脊上,仿佛伸手就能触到那片沉甸甸的冷。

就在这片被风雪吞噬的绝境里,藏着燕山山脉最隐秘的一个补给站。

木屋的原木墙壁被岁月啃出深深浅浅的纹路,缝隙里塞满的苔藓早已冻成半透明的硬块,风刮过时,整座屋子都在发出细微的“咯吱”声,像位老人在寒风里瑟缩。

门口挂着的铁皮牌锈迹斑斑,“停留不得超过半小时”的红漆早已斑驳,却依然倔强地悬在那里,在风雪中微微晃动。

守在这里的是个独眼老兵。

他总爱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灰褐色防寒服,领口和袖口磨出了毛边,露出里面打着补丁的旧毛衣。

左眼的位置盖着块深色的棉布眼罩,边缘缝补的线脚歪歪扭扭,却总被他打理得干干净净。

平日里,无论哪个班级的学生找到这里,他都会咧开缺了颗门牙的嘴笑,露出被烟草熏黄的牙床,把压缩饼干和过滤水分给他们时,粗糙的手掌总会多递上块冻硬的野枣——那是他趁雪停时在山坳里摘的,涩得人舌尖发麻,却带着点顽强的甜。

“往西走记得绕开三道弯,那里的冰壳薄得像层纸。”他总爱说这话,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独眼里的光却亮得很,仿佛能穿透漫天风雪,看见学生们要走的路。

可到了拉练第四天的夜里,一切都变了。

老兵站在木屋中央,独眼里映着煤油灯昏黄的光,手在门闩上停了很久,指腹蹭过粗糙的木茬,留下几道白痕。

最终,他猛地合上木门,“咔嗒”一声扣死了黄铜锁,锁舌弹回的瞬间,他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胸口剧烈起伏着,呼出的白气在灯光里凝成一团团雾。

他没有抬头,只是摸索着站起身,走到墙角那排沉重的货架前。

货架上堆满了压缩饼干的纸箱和密封的水桶,每一样都压得结结实实,平时要两个壮汉才挪得动。

可此刻,老兵枯瘦的手臂青筋暴起,竟硬生生将货架推到了一旁。

“吱呀——”木头摩擦地面的声响在寂静里格外刺耳,露出后方那块与墙壁颜色迥异的石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