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窦占龙进城(13 / 16)

漱完了,再去挑水、扫院子,帮着烧火做饭,卸门板开门做生意,从前到后奔来跑去,不够他忙活的。白天累了一天,夜里还要把里里外外收拾利索了,关门上板再将诸般货物码放齐整,给掌柜的铺炕叠被、端洗脚水。商号里也有诸多忌讳,比方说扫院子时扫帚只能朝里,如果冲外扫,等于往外“扫财”;看见什么蜘蛛、蜈蚣、钱串子也不能打死,这全是送财的;从学徒到掌柜的,谁也不准说黄、倒、闭、关、赔之类不吉利的字眼儿。窦占龙手脚麻利,眼中有活儿,搬搬扛扛从不惜力,在商号里混了个好人缘。他打小懂商规、会拢账,不是笨头呆脑的榆木疙瘩,但怎么进货,怎么卖货,怎么跟上家下家打交道,在窦家庄可没人教他这些,事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砂锅不打一辈子不漏,哪行哪业也不可能光靠自己琢磨,非得有人帮着戳破这层窗户纸不可。掌柜的器重他,该教什么教什么,没有藏着掖着的,可谓倾囊相授。没过两年,窦占龙已经把商号里这些事都闹明白了,干了十年八年的伙计也不如他脑瓜子清楚,而且兢兢业业,从不敢有半点懈怠。他生来又是个机灵鬼伶俐虫,心眼儿里比别人多个转轴,加上这几年的历练,简直成了人精,迎来送往面带三分笑,练就一张巧嘴,小鸡子啃破碗茬儿—— 满嘴的词儿,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尤其会套近乎,来了看货的主顾,只要让他搭上话茬儿,没有空着手走的,你不掏钱买点什么,自己都觉得抹不开面子。有时碰上个蛮不讲理顶着一脑门子官司进门的主儿,横七竖八挑你一百二十个不是,别的伙计不敢上前,窦占龙过去三五句话,非但能让这位心甘情愿地掏了钱,回到家还能多吃俩馒头,这就叫买卖道儿、生意经。

旧时学徒不拿月规钱,只是偶尔有一些零花,赶上逢年过节拿个红包什么的。窦占龙踏实肯干,掌柜的还会额外多给他几个。别的伙计拿了钱,要么听书看戏吃点儿解馋的,要么买双鞋添件衣裳,窦占龙舍不得自己花,有了赏钱全攒着,给家里捎信报平安的时候,连同书信一并托人带去。当学徒虽然吃苦,终究有个奔头。

咱把话说回来,窦占龙也吃五谷杂粮,不可能没有任何喜好,腰里头多出个仨瓜俩枣儿的零钱,自有消遣之处。离着他们商号不远,有座过街的牌楼,再往前是一大片空场,聚集了不少卖杂货卖小吃的贩子,还有撂地卖艺的江湖人。保定府是京师门户、直隶省会,其繁华热闹堪比京城,这块空场四通八达,买卖铺户扎堆儿,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按江湖话来讲,算是一块“好地”。常言道“能耐不济,白占好地”,能够在此站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