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窦占龙赶集(5 / 10)
牲口市上牛马骆驼成群,三个月开一次大集,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从没歇过市。山匪打关东山远道而来,奔的正是山货集。此时的十里货场热闹非凡,大大小小的客栈、大车店、饭庄子、澡堂子、茶楼、商号,到处人满为患。直隶、山西、山东的老客带来茶叶、丝绸、布匹、瓷器、铁器,在南城开市。从关外、草原上来的商贩聚在集市上,出售鹿茸、何首乌、灵芝、蘑菇、肉干、皮张,塞外的羊皮毛长绒厚,不擀毡,又结实又保暖,口羔、口皮更是闻名遐迩。什么地方也不乏拔尖儿冒头儿的人物,当地有八大皇商,依仗着祖上有从龙之功,被老皇爷封官授爵,入籍内务府,垄断了口内口外做生意的渠道,一个比一个财大气粗,各自派出二掌柜、三掌柜、大伙计,带着秤,背着银子,在集市上到处溜达,见货开秤,专收各方上等山货,尤其是大棒槌。
南来北往的商贩在口北做生意,不守当地的规矩不成,生意越大规矩越多,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黑白两道都得打点到了,白道上买通巡城的官兵,黑道单指盘踞在祭风台二鬼庙的丐帮。当地势力最大的不是官府,而是锁家门的乞丐,当时天底下的乞丐分为五门七派,锁家门乃五门之一,其势力遍布口北,上吃官、下吃民,做买卖的自然也不能放过。集市上有无数的要饭花子,像什么磕头花子、跟腚花子、耍猴花子、勒砖花子、丧门花子,使呱嗒板儿的、打哈拉巴的、摇撒拉鸡的,形形色色,什么扮相的都有,穿梭于往来人群之中,紧紧盯着来往的商贩,任何一笔交易,必须成三破二,给他们一份地头儿钱。什么是成三破二呢?比如一百两银子的买卖,买卖双方得分给丐帮五两银子,买家拿三两,卖家拿二两。尤其卖棒槌、东珠、麝香、貂皮之类犯王法的大货,你给够了银子,他们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见了也装没看见,如果不舍得掏这个钱,必然有要饭花子来给你捣乱,鼻子下边的肉告示满处一嚷嚷,搅和得你做不成买卖,如果你敢来硬的,他们仗着人头多势力大,打着呱嗒板儿气你:“要打架咱往南走,锁家门徒万万千,花子越聚人越多,拆了你的兔子窝!”
海大刀他们一行四人,先在大车店住下,安顿完了,背着棒槌直奔山货集。三个山匪放山抬棒槌是行家,做买卖却不行,窦占龙眼瞅着老索伦卖出去几斤棒槌,对方一口价,五百两银子一斤,价钱看似不低,可是他跟杆子帮跑关东,知道棒槌的行市,哪怕是没成形的,甚至说芦须、渣末、参叶、参籽、参膏之类,只要背下关东山,至少能卖三百两银子一斤;带到北京城,两千两银子一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