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传 一、烈女坟(3 / 4)

张春姑带着姐姐张立姑,脸对脸坐到炕桌两端。她提前买了一大包火柴,一根一根往下刮火柴头上的硫黄,总共刮下来一大碗,分成两个半碗,又将点灯用的煤油倒进碗里。

春姑告诉她姐姐,她是宁死不当窑姐儿。姐姐此刻也明白妹妹要做什么了,狠下心来说,你怎么做我怎么做。姐儿俩抱头哭了一阵儿,一人喝下一大碗煤油泡火柴头,当晚双双毙命。

煤油泡火柴头喝到肚子里得是什么滋味儿?姐儿俩为了不让爹娘知道,到死一声没吭。转天,老张两口子看到俩闺女死在里屋,他们也不想活了,老张先搭麻绳上了吊,他老婆张氏带上三个儿子出去跳大河,结果让人拦住了。有好心的人问是怎么回事儿:“大嫂子有什么想不开的,要带三个孩子跳大河?”

张氏坐在河边连哭带说,路上的人全听见了,其中不乏报社的记者。人们听得咬牙切齿,想不到天下有这等不平的事儿。这一下事情可闹大了,当时社会上几位有头有脸的张姓大人物,老家全在河北南皮,论起来跟拉洋车的老张是同宗同族。这几位分别动用关系,往上递联名状,加之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引发了空前的关注。上自政府大员,下至贩夫走卒,没有不知道双烈女的。

3

古往今来,民间划分善恶的标准很简单。怎么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逼良为娼那是最招人恨的,官府为了顺应民意,由警察厅长杨梆子亲自出面审理。

谁是杨梆子?旧天津卫有个杨梆子,小个儿不高,梆子头,大名是杨以德,绰号叫杨梆子。他是兵痞出身,张嘴就骂街,抬手就打人,民国初年当上了天津警察厅厅长。当时滦县有一个土豪,娶了杨二姐为妻。后因通奸被杨二姐发现,土豪用砒霜害死了杨二姐。杨二姐之妹杨三姐随母前来吊孝,看出二姐死得古怪,到县衙击鼓鸣冤。县官收了土豪的好处,处处遮掩案情,妄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杨三姐可不是省油的灯,岂肯善罢甘休,又到天津申冤告状。

刚刚上任的杨以德,为了要个好名声,即刻派人开棺验尸。验尸须有提刑和仵作在场。提刑是过去的老话儿,相当于法医。但是提刑验尸动口不动手,只在旁边看,脏活儿、累活儿全是仵作来。仵作当场开棺查看,惊见杨二姐七窍流血,尸骨发黑,这要没有冤情才怪。杨以德连夜提审土豪,三推六问查明真相,替杨二姐平冤报仇。民国时提起“杨三姐告状”,江南北无人不知,杨梆子借机捞到个“杨青天”的美名。他为官办案,自称铁面无私,可谓是“清如水明如镜,亮似白昼万盏灯”。其实他只破过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