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混混儿坟(1 / 8)
1
过去有很多地名带“坟”字,多为大户人家的坟地,或是埋了一些有来头的人,到后来都成了古迹。说起老时年间,天津卫还有这么一个“混混儿坟”,下边给列位说一说这混混儿坟的由来。
我的曾祖张小把儿去关外挖棒槌之前,曾在鱼行锅伙混饭吃。当时的锅伙,习惯以势力划分地头,主要分为“关上、关下、侯家后”三大势力。关上的不能来关下抢饭吃。按江湖规矩,锅伙是各吃各行,有吃脚行的、有吃鞋行的、有吃粮行的,相互之间常有争斗,向来不把官府放在眼里。
余家大坟的锅伙,吃的是鱼行。天津卫这地方河多,但是老百姓们愿意吃海鱼。渔民捕来海鱼,不可以随便卖,行有行规,按规矩先将鱼运到鱼市儿上,批发给鱼贩子,再由鱼贩子卖给老百姓。不过海下的船来到天津卫,谁也不许动,要等鱼行锅伙的混混儿上去。他们大摇大摆地在各条船上转一圈,随意挑拣最大、最鲜活的鱼,装上满满的一大筐。一条船白给他们这一筐鲜鱼,一个大子儿不掏,挑完了直接抬走,赶上初一、十五,还要拿双份儿。
海下渔民对鱼行锅伙恨之入骨,但是敢怒不敢言,只好背地里偷着骂,骂鱼行锅伙没一个好人。那叫黄鼠狼子肏骆驼——专拣个儿大的弄。海下的鱼总是有大有小,大的少小的多。上好的鲜鱼要让混混儿们先挑,等他们挑完了拣够了,海下的渔民才可以开舱同鱼贩子交易。鱼行锅伙就这么横,来多少船他们抬走多少筐鱼,等于是变相收保护费。他们抬走的鱼又大又鲜亮,一筐抵得上十筐,专往大宅门或大饭庄子里送了换钱,比起在鱼市儿上卖给平头老百姓多挣好几倍的钱。天津卫的混混儿如果在鱼行站住了脚,那真是吃香的喝辣的。
锅伙如此欺行霸市,官府对他们无可奈何,因为混混儿能熬刑。按大清律,问不出口供,不得处以极刑。即只要不招口供,犯下了天大的罪也不会掉脑袋,不过造反除外。混混儿们钻了王法的空子,不在乎滚热堂,严刑拷打也不招供,官府又不能关他一辈子,以至于有恃无恐。
海下的渔民虽然恨死了鱼行锅伙,奈何强龙不压地头蛇,谁都惹不起混混儿,为了吃这口饭,不得不忍气吞声。当年有这么句话:“天津卫是老虎洞,除了吃亏全是上当。”自打康熙年间定了青帮漕运,传下《通漕帮规》,天津卫成了南北运河往来的大码头,漕运、盐运全打这儿过。虽然说市面儿上繁荣热闹,但是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地头上的混混儿、无赖多如牛毛,吃哪一行的都有,坑蒙拐骗,巧取豪夺,净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