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混混儿坟(3 / 8)
玩儿命,他们手中的家伙也都是斧子、匕首等凶器。双方经过一场恶斗,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海下的渔民死了七八个,伤者无数。
毕竟是人命关天,官府调遣防城练勇,将大哥哥一伙混混儿擒拿到公堂之上,张小把儿也在其中。混混儿们不怕打架斗殴,更不怕过堂,任凭官府三推六问,什么刑罚他们都不在乎,以往见得多了,挨板子如同家常便饭,大不了抽死签给海下的人偿命。他们却不知这次不同以往,当官的老爷坐在堂上一脸杀气,分明是要命的阎罗,该当鱼行混混儿倒霉,身受奇刑,一个个死得惨不可言。
3
古来为官之道,皆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官府一贯以安抚民心为重,不愿意因小失大引出乱子。何况正逢多事之秋,内忧外患,人心险薄,做官的自顾尚且不暇,哪有心思去管这些个混混儿、无赖?
但是前一阵儿,朝中的钦差大臣到天津卫巡察,一看天津卫的混混儿太不像话了,回到朝廷上了一本。大意是说天津卫漕运、盐运虽然繁荣,却养活了一大批混混儿。混混儿皆为不务正业之刁民,好勇斗狠,目无王法。他们气焰嚣张,拉帮结伙,把持鱼行、脚行,开设赌场宝局,拦河收税。平民百姓过河坐摆渡,也得给混混儿一份钱。混混儿中更有甚者,把持粮房。在过去来说,粮房不只是卖粮食这么简单。比方说甲问乙借了一百吊钱,说好了一年连本带利归还,但是天下大乱,铜钱说不值钱就不值钱了。因此有借钱还粮食的规矩,乙借的钱,在当时能买多少斤粮食,折算好了,还钱的时候直接给甲多少斤粮食。
混混儿们把持了粮房,专放利滚利的印子钱,民间的借贷他们也要抽头。地痞无赖争行夺市,为祸极大。但是此辈不畏死,活一天是一天,混一时是一时,官府也拿他们没法子。太平盛世,王法当前,岂容天津卫的混混儿横行?大臣上折子说:“此等刁民,不尊王道,不服王法,结党肇衅,持械逞凶,不用重典不足以惩治。”奏折往上一递,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下了一道严旨,命当地官府惩办这伙刁民。
余家大坟的锅伙同海下渔民争斗,刚好赶上朝廷下令严惩混混儿,没经过县衙,给大哥哥、张小把儿等人戴上镣铐,直接提到知府衙门,由知府大人亲自提审,直隶总督在旁听审。过堂之时,有许多老百姓在堂下围观。知府大人喝令左右用刑,要治一治这几个刁民。一上来,先是打手心,将手掌抻开绑定,衙役用竹板抽打人犯手掌。“啪、啪、啪”几下抽上去,整个手掌便会肿成馒头。大哥哥等人一脸的不在乎,谈笑自若,还对衙役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