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韦陀庙)我的邻居是妖怪(1 / 6)
一
我上中学的时候,每个暑假都寄住在亲戚家,今天就想给大伙儿讲讲这段经历。虽然时隔多年,但是为了避免给当事人找麻烦,我还是不用具体的地名了。
话说这地方,是位于天津老城区的一个大杂院。旧天津有个特点,就是庵多庙多。另外因为有很多租借地,所以教堂也多,天主教堂、基督教堂都有,现在也保留下来不少。但是庵庙宫观留存至今的不过十之一二,仅从地名上还能找到些踪迹,像什么达摩庵、如意庵、慈惠寺、挂甲寺、韦陀庙之类的,多得简直数不过来。我住的那个大院叫白家大院,以前就曾供过韦陀。
可能有人知道天津有条胡同叫“韦陀庙”,但是我已经说了,这次讲的地名都是编的,因此并不是特指韦陀庙那条胡同,解放前城里供韦陀的地方不止一个。因为人越来越多,白家大院里又起了一圈房子,也都住上人家了。如果看过冯巩演的电影《没事偷着乐》,就知道那是什么样的居住条件了。
大杂院就是这么挤,家家户户都是一间房子半间床,另外半间功能特别多,可以是厨房、茅房加客厅,各家门口还要盖个小屋,用来放蜂窝煤和白菜,到处都堆满了东西。巴掌大的地方住十几户人家,好处是邻里关系很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不必发愁;坏处是哪家吃什么喝什么,都躲不开邻居的眼睛,不太容易有隐私。
那时候没有空调,一到夏天的晚上,大杂院里的男女老少都习惯出来纳凉,搬着板凳马扎卷着凉席,坐在胡同或者院子里。有下棋打牌的,凑到一起闲聊的尤其多。哪家有个什么大事小情,甭管真的假的,都容易变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当时我就是这么听了几件发生在白家大院里的怪事。
我听过印象比较深的几件事,其一是解放军进城的前一天,早上天刚亮,就有人看见在这院里有老鼠搬家,大大小小的老鼠过街时,把整条胡同都铺满了。住户们都没想到这儿有这么多耗子,那些上岁数的人愿意说这是要改朝换代,仙家都出去避乱了。我觉得也可能是打炮吓的,发大水那年同样出过类似的事。
白家大院资格最老的住户,是住在院子最里面的一家。这家不姓白,两口子三十多岁不到四十,都是老实巴交的人,单位效益不景气,没班可上也不发工资,平时就在家待着什么都不干。男的我们叫他二大爷,哪个大杂院里都有这类称呼,显得邻居跟亲戚似的;他媳妇我们随着叫二大娘,这女的就不是个凡人。
我那时候还小,不懂事,不太喜欢二大娘,因为她是院子里最闲的人,长得特像某高音通俗歌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