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夜盗董妃坟(6 / 21)
了,忍了口气,躲回了乡下老家。
崔老道这个老江湖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深知董家有今天,全借着壶山那块宝地,养好了断腿之后,有心要请几个朋友盗了董妃坟。可董地主已经把壶山那块地买下来了,专门有守坟的人住在山下,想盗也盗不了。
崔老道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到处散播风声,说壶山附近是块宝地,当成坟地必主富贵。董地主只买了山下一块地,周围全是荒山野岭,挡不住别家来山里埋死人。很快壶山四周的坟头就连成片了,坟前的石碑也是高低起伏,从风水形势上说,如此一来又成形势了,唤作“群碑饮进壶中酒”。没出几年壶山上的清泉彻底干涸,这也许是坟地太多造成水土流失,总之再也没有水了。
董家的家境从此一落千丈,想求崔老道想办法,崔老道躲在乡下不出来。不久之后,董地主一命呜呼,剩下的人分了家产,投亲靠友各寻生路去了。
崔老道的日子也不好过,这时已经是民国初年了,赶上外面打仗,兵荒马乱,卦摊儿没法儿摆了,眼看家中米缸都见底了,正坐屋里发愁呢,忽然有人找上门来,要跟崔老道合伙夜盗董妃坟。
要说来的这位可不是一般人,清朝末年,天津卫有名的大盗,江湖绰号“燕尾子”。清末民初,出过好几个飞贼。大清同治年间,北京城擒获飞脚大盗燕子李,押到菜市口砍了脑袋。民国时北平有个燕子李三,后来被侦缉队抓获挑了脚筋,还没等到处决,先在监狱里憋死了。解放后公安人员在山东济南逮到过一个贼,也叫燕子李三,跟前边那位同名同姓又是同行,但不是同一个人,这个李三在公审大会之后被人民政府枪毙了。有人认为这几个姓李的飞贼,都是同家同门,其实只是赶巧了。
天津卫的飞贼燕尾子也是真有其人,在民间传说中这个人的本事大到什么程度呢,他能纵身跃到半空之中,伸手抓住掠过的燕子,可能是误打误撞,偶然抓到一次从身边飞过的燕子,才得了这么个绰号。自幼练的功夫,号称是“猫蹿狗闪、兔滚鹰翻、蛤蟆蹦骆驼纵”。实际上属于天赋异禀,全凭腿脚利落跑得快能翻墙,也做过许多案子,曾一夜之间连偷十四家商铺,只因官面儿上拿得太紧,他在城里躲藏不下去了,才被迫来找崔老道。
燕尾子当年是崔老道的盟兄弟,几个人结义,他排到最后是老疙瘩。早听说董妃陪葬品中有很多珍宝,董家不仅有钱,董妃身上更有不少宫里的好东西,他想趁着天下大乱,把董妃坟扒开,得了这笔钱远走高飞,从此隐姓埋名。不过燕尾子是钻天儿的贼,没有入地的本事,只会偷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