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话 来自古玩店的鉴定结果(1 / 2)
中午吃饭,我跟他们聊起家里那只古瓶,臭鱼说知道有家古玩店,那老板以前是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的老头儿,鉴别古玩器物从来没走过眼,不如去请他瞧瞧。
我是急性子,马上就让臭鱼带我去,于是把公司的事都交给阿豪,同臭鱼回家取了古瓶,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古玩店。
店主姓线,是个花白胡子的精瘦老头儿,见我们来找他鉴定器物,分外热情,让到里屋,分宾主落座,店里的小伙计倒上茶来,免不了一番客套,先随意聊了几句。
线老爷子自称祖宗八代都是打鼓的(当铺里柜上收东西的),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没这行业了,他父亲被招聘到故宫博物院当保管员。等父亲退休后,他就接了班,现在也退休了,就凭着祖上传下来的知识和自己积累的经验开了这么间小店,不为挣钱,只为结交一些同道,排遣余生。
我问道:“老先生,听您这姓氏,应该是在旗的旗人。八旗子弟多是王公贵族,怎么您祖上都在当铺里挣营生?”
线老爷子笑道:“呵呵,老朽虽是旗人,但属于是下三旗,军国大事哪有咱掺和的份儿啊!也吃不上多少禄米,只好凭着给王爷贝勒们掌眼的这些雕虫小技出去打工,拿现在的话讲,也是工薪阶层啊!”
我见他言谈随和,甚有风度,心中多了几分信任之意,便拿出古瓶递给线老爷子,说:“麻烦您给掌掌眼。”
线老爷子小心翼翼地接过,捧在手中端详起来,一言不发,反反复复看了半天,又拿出个放大镜看个没完。
我左等右等,有些焦急,就问:“线老先生,晚辈这瓶子如何呀?”
连问三遍,线老爷子才回过神来,把瓶子还给我,说道:“小老弟啊!我跟古物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空活七十余岁也是头一次见到这等神物。这东西可不是一般的珍宝,我劝你们把它献给国家吧!凡人留之不是福,反而是祸害。”
我说:“我这宝贝是祖上传下来的,不是我没那觉悟,只是捐出去未免对不住祖宗,也许以后我会捐献,不过我这思想境界上一时半会儿还提高不起来,那都是以后的事。您先给我们讲讲这瓶究竟好在哪里?”
线老爷子说:“单说这瓶盖就已经是十分不得了,这是几百年才能成材的阴陈木的树窨,也就是树芯。以前这都是皇家做棺椁的木料,能保尸身数百年不朽。这瓶子的质地,是新疆和田籽玉,看质地绝对是极品,这么大一块完整的美玉已属极罕见了。另外,这瓶身的造型和图案从风格上来看是北宋年间的,但是这瓶的做工及纹饰工艺更不寻常,不像是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