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话 血战太原城(1 / 7)

丁川所在的常保军有两万多人,再加上四万厢军,得到命令后,日夜兼程、马不停蹄,赶往太原驻防。

大宋常保军的统领是宣威将军王凛,对于金兵凶悍绝伦、来去如风的作战风格早有准备。金兵、金将全都是长枪快马,硬弓硬弩,头戴皮裘,身穿铁甲,依然能够来去如风,阵势不散。王凛明白,在这种高机动的骑兵集团面前,自己这边以步兵为主的军团,如果靠常规作战的方法,那可只有原地挨打的份儿。

但是王凛将军可不是一般人,他跟其子王勋这父子二人都是大宋的名臣、抗金的名将。民国时期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先生就是王凛将军之后,这在家谱里都是有记载的。王国维先生是浙江海宁人,金庸的老乡,据清代道光年间所修的海宁安化王氏宗亲族谱记载,王国维先生是王凛的三十一世孙。海宁王氏在当地广受敬仰,就是因为王家人才辈出,尤其是祖上,出过两辈抗金名将。

王凛将军熟读兵书、通晓战策,当然明白跟游牧民族的精锐进行野战,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可不能那样作战。部队必须得尽快入城,凭借太原高墙深壕来消耗对方的力量。太原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山围三面,河阻一方。而且古设雄关三道,用来抵御外患侵扰。所谓太原三关由南往北,分别是天门关、赤塘关、石岭关。这三关之中以天门关地势最险,石岭关、赤塘关地处最要。这三关不丢,就能避免被金兵主力包围。所以王凛下令全军轻装简从,抓紧进入太原城。

可就在宋军刚进太原城前后脚的工夫,就有探马急急来报。

探子说:“禀将军,大事不妙!金军来得太快了,先头部队已经抢下三关。如果等到金军大队人马在三关整顿完毕,太原可就有被围城的危险。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城中还收到消息说,金兵的东路已经攻克燕京,指日就将渡过黄河,攻到汴梁。如果西路金军攻陷太原就跟另一路金军会师,一举拿下京城。现在这个太原城面对的选择,只有背水一战了!”

北宋自王安石熙宁变法以来,真得说是耗费了无数民财,已经伤了元气了,又受西夏吐蕃辽金诸强蚕食,所以后世有弱宋的说法。再加上这几年朝中奸臣当道,兵甲俱废,眼看着金军势大,锋锐正盛。尤其这帮女真人全都生于极北酷寒之地,力大无穷,善使势大力沉的铁钉狼牙棒,抡起狼牙棒纵马往前一冲,铁堤也拦不住。因此两军一旦在旷野中相遇,在平原中交战,金国的虎狼之师绝非大宋军队可以对敌。而且现如今三关均已失守,要是单纯聚拢兵马,固守孤城太原的话,万一金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