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明月讲的第四个故事 黑胡同(1 / 14)

上 绝处逢生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在位,天下大乱,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关外有八旗进犯,关内则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两支农民军势力最大,朝廷不断调派官兵围剿,战乱所到之处,皆是横尸遍野、血流漂杵。

当时藤家有位公子,名叫藤淮安,自幼饱读诗书,广知古今,年轻时居住在省城读书,想等世道太平了进京赶考,凭着自身的真才实学,博取一番功名光宗耀祖。

不料那一年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打将过来,所部皆是黑衣黑甲,一路上势如破竹,省城官兵自然也是抵挡不住,弃了城池四处溃散。藤淮安只好混在难民中逃往附近的县城。这座县城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各朝各代都要加固城防,因此壕深壁厚驻有重兵,向来易守难攻。

藤淮安刚随大批百姓躲进县城,农民军随后掩杀而至。农民军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向来是东一头西一头到处流窜,走到哪儿打到哪儿,每到一地,都不免烧杀抢掠。

农民军四面围住县城,与城里的守军一连激战了几个昼夜,双方死伤都十分惨重,城上城下积尸如山。最后农民军用火药炸塌了城墙,数千杀红了眼的贼兵蜂拥进城,不问良贱,逢人便杀,一直从白昼杀到半夜,杀得城中血流成河。街巷房屋里到处都是腹破肠流、断头缺肢的死人。黑夜里月光明亮,贼兵还不肯停手,趁着月色点起灯球火把,在县城内外以及邻近乡村搜捕活人,捉住了便按在地上砍掉脑袋。

藤淮安身边的书童和家奴都被贼兵所杀,他独自一人躲在废墟角落里,以半截土墙藏身,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好不容易熬到夜里,就见两名贼兵举火提刀,从远处逐砖逐瓦地搜到这里,眼看就到他近前了,吓得藤淮安脸色发白,心知是在劫难逃了,一个劲儿地默念佛祖救命。

谁知不等那两个贼兵搜到近前,却先从废墟中找出了一个壮士,那壮士身材魁梧、容貌伟岸,脸上留着连鬓络腮的黑色短须,气质英武,一看就不是寻常之辈。他可能在农民军攻城时,被火炮打中,身上伤得不轻,也躲在残墙下边避祸。

那壮士见被贼兵发现,掏出一锭银子告饶道:“二位军爷,俺是途经此地,不期遇到战事,又被炮石打中,所以躲避在此,并非这城中官兵,还望二位军爷刀下留情,放俺一条生路。俺这里还有几两银子,权且送给两位,用以酬谢活命之恩。”

那两个贼兵见状,先是对望了一眼,然后笑嘻嘻地接过银子,说道:“我等奉大王军令,要杀尽满城男女,怎好留你一个?不过看老兄你形貌甚是不俗,可先随我等前去拜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