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蛐蛐(1 / 2)

我上学的时候,天津还没建平津战役纪念馆和周围的楼房,从中环线的子牙河桥往西走,都是坟地,有的坟头离马路只有几米远,十分荒凉。有一年夏天放暑假,我和另外三个伙伴去那边捉蛐蛐。

我当时只有十六岁左右,同去的有两个跟我差不多大,还有一个是小孩,才八九岁。我们四个人当天白天跟别人斗蛐蛐输了。听一个卖破烂的老头说,在子牙河桥往西的坟地能抓着“棺材头”,就是一种大脑袋大门牙的蛐蛐,很厉害,很能咬,不过现在好像都绝种了。

我们听了这件事后,晚上就骑着自行车去了。只有两辆车,闸皮都掉没了。我们带了手电和水壶、蛐蛐笼子,水壶里灌的是绿豆汤。天太热,放了一路,下车时发现都馊了,幸亏没喝。

因为那边没路灯,骑车容易掉河里,所以大伙把自行车放到桥底下,然后走路进去。夏天天黑得晚,但到那儿已经全黑了,没有表,估计八点半了。那条河跟中间的土路、坟地都是平行的,互相紧挨着。

九十年代,那一带还很荒凉,河里常有各种浮尸,也不能说经常有,反正每天从那儿过,一年能看见三四回。

我们顺着路往前走,没打算进坟地,想在附近抓几只蛐蛐就回去。草丛里蚊子特别多,还有特别大的飞蛾,都往亮着手电的地方扑,草窠子里全是蛐蛐叫。我们当时挺高兴,觉得来对了,没感到害怕,就是怕走散了,因为只有一只手电筒。

我那几个哥们儿都有玩蛐蛐的经验,听声音就能知道是不是能咬。他们先在坟地附近转悠了一阵,听声音觉得没有“棺材头”,都是什么“三尾巴戗子”之类的。最后不知道谁提议,说要进坟地,不能白来一趟,结果大伙就壮着胆子进去了。

刚走到深处,有人发现坟头上有个东西。我们拿手电一照,只见两只眼睛跟灯泡似的冒金光,不知道是黄鼠狼还是野猫,真给我们吓坏了。大伙扭头往回跑,跑到路边的时候,都说实在太吓人了,别抓了,回吧。

时间已经挺晚了,估计快要十点钟了,再不回家也没法跟爸妈交代。就在要走的时候出了事,跟我们一起去的那个小孩哭了,说鞋跑丢了一只,皮凉鞋丢坟地里了,回家他爸能把他揍死,非让我们回去找鞋。结果没办法,大家就顺路往回摸,在坟地和草丛里找他的鞋。

有点害怕,也不太害怕,主要就是着急,鞋找不回来,我们这三个人都得跟着受连累。那小孩他爸是卖鱼的,脾气不太好,特别爱打人。

摸到半路的时候,一个深度近视、眼镜片比酒瓶子底还厚的伙伴说找到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