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傩(1 / 2)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爱看挖坟掘墓的故事?”

听道貌岸然的先生们说:“盗墓取宝,满足了绝大多数人一夜暴富的心理。”

可如果只惦记一夜暴富,为什么不去看抢劫美国联邦银行金库的电影?实际上风水和陵寝文化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之久。自古以来厚葬成风,盗墓这种社会现象也随之出现。盗发古冢也并不完全是为了求财。比如元灭南宋,挖开南宋皇陵,元人是为了断绝南朝的龙脉,这是出于政治目的;伍子胥掘楚王墓,鞭尸三百,是为了报仇泄愤;五代十国那会儿,某位皇帝十分好色,他听说前朝有位妃子貌美倾国,可惜美人已逝,无缘一见,便千方百计地找借口替美人更替墓椁,趁机看一眼美人的尸身,这是因好色而盗墓;还有人遍挖古墓,是为了寻找失传多年的秘方。总之盗墓的动机和盗墓的手段同样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因为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都在其中,同时又从中衍生出数不胜数的奇闻轶事及民间传说。一说关于盗墓的故事,必定离不开这些内容。每一个古墓的入口,都像一道通往古代的大门,在其中触摸历史、解读传统文化、发现消失的过往,我想这远比取宝发财更吸引人。

书中提到的“傩”,与挪动的“挪”同音。傩文化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文化,将“傩”字分开,左边是人,右边是难。古代人普遍面对的困难,是无法治愈的疾病和死亡,于是有了驱除这些困难的“傩”,说简单一点儿,专管降妖捉怪。

从汉代开始有傩制的明确记载。汉宫中搜傩驱邪的过程,每一步都有严格规定。其实古老的傩祭从原始社会已经存在,西周时期成形,先秦至汉末。傩是纯粹的宗教信仰,神秘而严格,随后两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同儒、释、道三教相互吸收融合,流传至今。在西南地区保留得比较完整,有代代相传的符咒、颂诗、仪式、道具、神庙,以娱神也娱人的傩戏、傩舞最为著名。乡里每当傩祭,必是热闹非凡。根据各地风土人情不同,傩祭和傩神的传说也不尽相同,例如开口傩、闭口傩、文傩、武傩之间的区别。小说不是为了考证傩文化,在这里只顺便说一两个有意思的民间传说。

先说一下“二十四神将”。据说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也有说是宋朝或汉朝的某位皇帝,总之这位皇帝听说龙虎山张天师的本领高强,有心想一试他的手段,事先命二十四人躲在宫中击打乐器,然后告诉张天师宫中闹鬼,下旨让他做法除鬼。张天师用飞剑斩了这二十四个人的首级,从此阴魂不散,宫里真的闹起鬼来,惊动了皇帝的圣驾,只好封这二十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