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强光(4 / 6)

你别看罗大舌头嘴里有点东北口音,其实他祖籍是北京的,那北京皇城根底下,从来便是藏龙卧虎,什么样的高人没有?这罗大舌头的爷爷,就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乃是满清王朝最后一位大太监小德海,这件东西的来历可不得了,是他爷爷小德海,跟着宣统皇帝离开紫禁城的时候,从宫里顺手牵羊给顺出来的。”

罗大海一听差点没气晕过去,心说:“司马灰你真是一肚子坏水,得便宜就占,我就没见过比你更缺德的人了,你爷爷才是他娘的大太监呢”,但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只好继续苦着个脸,唉声叹气地对玉飞燕说:“你听人说话不要紧,可要听明白了子丑寅卯,其实我爷爷他老人家并不是贼,随手顺出来这件东西,只是为了留个念想,这教为人不能忘本。咱那个大清国没了之后,老爷子天天对这挖耳朵勺行三拜九叩之礼,他老人家由打六岁就进了宫,服侍了太后和皇上多半辈子,一直到死还不忘了给主子尽忠呢……”他说到最后,似是念及旧事,触动了心怀,竟已哽咽难言。

司马灰连忙出言劝慰:“奴才能当到这个份上,真算是太对得起主子了。”

玉飞燕听到此处愈发起疑:“既然小德海是紫禁城里的太监,而且六岁就净身入了宫,怎么可能会有后人”?

司马灰赶紧替罗大舌头遮掩,说那位小德海公公出来之后,他不是也得成家过日子吗?结果就娶了个老宫女为妻,又收养了一个儿子在膝前,以便给自己养老送终,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感情好得没话说,所谓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正是罗大海他们家最令人动容之处。

玉飞燕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却仍有许多疑惑不解之处,又问道:“那位小德海公公,既然能从宫里边带出东西来,为何他不取金银玉器,更不拿古董字画,偏要拿个挖耳朵勺回来压箱子底儿?”

司马灰随口编造,说:“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纯铜的挖耳朵勺,名副其实的是件国宝。看一件古物,你不能以材质断其贵贱,首先是要看它的历史价值,其次才是它的艺术价值。”

话说自打大明洪武皇帝龙兴,浴血百战,终将元人逐回漠北,恢复了我汉家山河,后有燕王扫北,建都北京,一度励精图治,海内无事。怎奈日月频迁,星霜屡改,正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到明朝末年,朝廷失政,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先是闯王李自成揭竿而起,率军打破京师,逼得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改朝换代为大顺,天下百姓只道是就此安居乐业,可偏又有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了清兵入关,八旗铁甲席卷而南,所到之处,势如破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