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大神农架 第一章 长途列车(4 / 4)
多旷世难寻的奇珍异宝,您要是能把经费问题给我们解决了,我这趟好歹给您捎件大货出来。”
刘坏水听得心动,他也知道古物大多埋于地下,不在坟里就在洞里,再往深处更有许多未名之物,这倒不是虚言,只是担心司马灰等人没命回来,自己把本钱扔出去了,可连个响儿都听不见,但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最终还是投机心理占据了主导,刘坏水咬了咬后槽牙,同意了司马灰所提的条件,二人随即在车厢里,当着毛主席像章立誓为证。
刘坏水又恭恭敬敬地将主席像章重新戴上,说:“咱当着他老人家不敢有半句虚言假语,更不能三心二意。”然后他告诉司马灰:“今时不比往日,像什么铜尊铜鼎之类的东西实在太扎眼,瓷器又容易破碎,路上不好夹带,拿回去也不便藏纳,最好的大货就是古玉,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但地底下的玉器,并不是年代越久就越值钱,还需要详加识别。这里面有个秘法,凡是好玉,一定是温润坚硬、细腻沉重,但入土久远,其性其质都会慢慢发生变化。您要是看到玉体发松受沁,那入土的年代大概就在五百年左右了,如果有一千年,玉质会变得有些像石膏,两千年形似枯骨,三千年烂如石灰,年代再久则不出世,因为早已朽烂为泥了。夏、商、周这三代旧玉,质地朽烂,玉性未尽,若是魏晋南北朝时的老玉,质地未变,玉性尚坚,偶有软硬相间的玉器,则是南疆中的古藏之物,谁要是能找来一件形如枯骨,殷红胜血的千年旧器……”
刘坏水絮絮叨叨地说到此处,忽然想起来还不知道司马灰这趟要去什么地方,有没有旧玉还不可知。
司马灰早在旁边听得心不在焉了,他也正想问刘坏水一些事情,就指着山海图拓片上的一件事物相询:“刘师傅您可是‘晦’字行里的老土贼了,见过听过的古物不计其数,能不能看出这件东西到底是个什么?”
刘坏水戴上老花镜,盯着拓片端详了半晌,奇道:“山海图里描绘的这件古物,好像是部机器,一部……很大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