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崔老道说书2(8 / 10)

此刻已是晌午,该到吃饭的时候了,听书的纷纷散去,却有这么几位没走,抱着肩膀看着崔老道,不是听书没听够的,全是他赊欠吃食的账主子,卖炸糕的、卖烩面的、卖浆子的、卖乌豆的、卖烧饼的、卖卷圈儿的、卖嘎巴菜的、卖煎饼馃子的……以往的崔老道穷家破业,兜儿比脸干净,同在南门口混饭吃,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穷人懂得穷人的难处,赶上手短的时候,让你赊上几次没什么,今天眼看着你挣了钱,总不能再欠着了,趁着钱还没捂热乎,纷纷上来要账。崔老道无可奈何,都是天天打头碰脸的熟人,再欠着账不还委实说不过去。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掏出钱来,挨着个还给人家。甭看是路边小吃,没什么大开销,架不住他欠的次数太多,费尽唾沫说了一上午,钱是没少赚,可这一下就去了一多半,心疼得崔道爷直嘬牙花子。

推上卦车刚要走,又过来一个卖挖耳勺的,走到跟前笑嘻嘻地看着他。崔老道暗叫倒霉,脸上却不敢带出来。同在江湖上做生意,卖挖耳勺的这位他可惹不起,过去那个年月,但凡撂地做生意的,都有说说道道的管着,尤其南门口,这是上买卖的头等好地,地皮子也不硬,大小生意一个挨一个,没个牵头的还不乱了套?

卖挖耳勺的“宿歪嘴子”,正是南门口一票生意人的会头。各地都有“长春会”,也有人说是“常春会”,会头管着江湖上四大门八小门的各路生意,常言道“宁带千军万马,不带什样杂耍”,不是精得流油黑白通吃的人物,绝对干不了这个。当然了,闲事儿没有白管的,南门口的各处江湖生意,得按月给宿歪嘴子交一份“柜钱”,用于打点官私两面黑白两道,多余的全归他。

崔老道的生意一贯不行,仗着能耍舌头,经常赖着钱不给,这一次崴了泥了,刚置下一份海杵,讨账的就上门了,只得赔着笑脸,给宿歪嘴子作了个揖:“宿会头,您怎么这么闲哪?哪阵香风把您吹来了?”宿歪嘴子圆滑至极,讨债之事一字不提:“崔道爷,您今天可发了大财,我给您道喜来了!”崔老道就坡下驴:“嗨,您见笑了,发什么财呀,还欠着仨月房钱没交呢,我这不赶着给人家送去吗?”推个由头,转身要走。宿歪嘴子笑道:“哎哟,您瞧您忙的,那我可不耽误您了……”说着话从挑子里拿出一个挖耳勺,客客气气地递给崔老道:“您拿上这个,给您家里的我大嫂子捎去,就当我谢谢她了。”崔老道莫名其妙,问宿歪嘴子:“您谢她什么?”宿歪嘴子说:“谢谢她掏钱养着我啊!”这个话可得两说着,倘若崔老道如数交了柜钱,那是一点毛病没有,因为他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