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皇帝前夫(1 / 3)
接连三日,过半的官员没来上早朝。
有抱病告假的,有回乡奔丧守孝的,剩下那部分则以蔺国安为首,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日日盘腿坐在宫城门外,当着京城百姓的面儿绝食死谏,欲要弹劾异瞳哑帝李玄尧,力荐十皇子登基上位。
而每日准时点卯来上朝的,除了刚正清廉不站队的几人外,便是右丞相及其心腹属,以及李玄尧提拔的寒门臣子和穆元雄培养的得力门生,还有三名后宫妃嫔的父亲及其兄长。
昔日堆积如山的折子,近三日来则是屈指可数。
政务陷入瘫痪之态,李玄尧成了无事可做的皇帝。
大殿里冷冷清清,宫城门外,却是热闹喧嚣。
一个个老不死的大臣们当着百姓的面儿,轮番高谈阔论。
第一日上午,有人翘着花白的胡须,直指皇宫扯着脖子大声叫骂,说李玄尧的慧眼辨忠奸是弥天大谎,戏弄欺骗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
下午则还有人高声质疑,说一个借影子替身欺瞒太上皇和世人而登位的君王,有何诚信道义可言,无德之人又如何治国惠民?
第二日上午则有人同百姓诉苦,说哑帝登基,身为臣子要如何与他论政,一个哑巴又如何统率文武百官?
难不成要让天下文人都要放弃论语,改学哑语?
第二日下午,则有人借古说今,声讨李玄尧残暴弑杀,说此等暴君在位,必是生灵涂炭,天下蒙难。
第三日上午,则是另一拨人说异瞳不祥,李玄尧才是天降谶语中的妖物,利用妖法,迷惑了衡帝才得以登基,只是道行不够,尚未学会人语。
......
面对这番局面,李玄尧能怎么办?
都是朝廷中枢之职,短时间内,也不能随随便便拎波人换上去。
拿刀架在老滑头们的脖子上,当着京城百姓的面儿,逼着他们来上朝?
来了也不开口说政务,逼到大殿上来有何用?
可也不能惯着他们。
于是到了第三日,李玄尧下令,以玩忽职守的罪名,将宫门外的那些,革职的革职,下狱的下狱。
另有一些有贪赃枉法之迹的,则是新账旧账一起算,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砍头的砍头。
而最先下刀砍的,便是惠贵妃的兄长蔺国安。
杀了几只“鸡”,剩下的猴儿们在第五日,要么抱病在家里猫着,要么乖乖来上朝。
但宫门外,仍然没有安静下来。
朝中大臣不闹了,京城里的那些文人志士、世家子弟又开始抗议李玄尧实行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