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礼部难题(2 / 3)

“所以说针对这些剩余的处理的方案呢,我们礼部才会有了一次次的讨论,只不过大家也都是各执己见,各执一词,基本上大家分给了两派,拿不出一个统一的意见来上报给朝廷。”

徐知大概把这个情况一说,唐钧其实也就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其实由于前朝的覆灭,到明朝创立至今的诸多年头所产生的空挡,也就导致了大量有文化和学术的人才,没有办法通过考试的途径来进入到官场。

所以说积压了这么多年,才会导致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一开始就产生了井喷式的爆发,一口气蜂拥了数万的人,来到应天府,这还是排除了一些比较远的地区的人数。

所以说现在科举考试确确实实是结束了,但是录取的总共的人数却不超过1000人。

但是剩下的这些人当中,说实话其实还是会有不少的人才在当中的,只不过是由于限制了一些规定锁定的人数,不能够全部都被选上去。

但是如果就这么让剩下所有的没有考上的考生都就此归乡的话,其中还是会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不富裕的人,可能就会因为来往的路费和盘缠而导致,会放弃第2年的科举考试。

所以说这对于朝廷来说就算是一种变相的损失了,徐知也是因为这样才会感到有一些可惜。

……

唐钧大概思索了一下之后,徐知所想的这件事情,其实唐钧心里立马就有了一些想法。

徐知的顾虑和感到可惜之处其实也无非就是那么几点,如果要是真的话,其实还是有办法可以进行改良和解决的。

只不过唐钧没有立马把自己的建议和主张给说出来,而是马上的就反问过来了一句。

“所以说老哥,你现在就只是因为没有办法来妥善解决这些,来到应天府参加考试没有能够入选的人才,但是呢,又有一定才华在身的考生的问题。”

“又或者说,咱们可以换句话说,是在为之后每年的考试情况而感到担忧,所以说想要提前预想好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能够长久的来实施下去。”

徐知听到唐钧的话之后,立马连连点头,巴掌一拍大腿,然后叹气的说道。

“唐兄弟,你可真的是说到点子上了,我们整个礼部衙门上下,其实最纠结的问题也就是这个了。”

“如果要说,只是针对眼前的这个问题,究竟该有怎样的解决之法,又或者说是干脆不解决,其实大家也都是各执己见的。”

“你就好比如说我,我就坚持,就是应该对这一些有一定能力和才华在身的人,却因为各种原因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