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 4)
手握财政大权的中老年率先加入观影群体。
随后的双休日,年轻人进入影院,追求时髦的她们直奔外国大片,却被一同前来的长辈家长强行拖去看《婉君》。
这时候就显出电影和电视剧最大的不同了。
电影票要花钱,票钱就是沉没成本,进了观影厅,只要片子不是烂到极点,大部分观众还是会坚持下去。
《婉君》显然用不到坚持两个字。
温苒的演技能把同学带入戏,自然也能把观众带入进去。
《婉君》拍摄时,尽管温苒最初的表演就足以诠释三个角色,但导演袁千望和编剧白谈精益求精,将温苒的潜力一遍又一遍压榨出来,最终成品可以称之为‘艺术品’。
婉君、二姨太和大太太三个角色依次出场,虽然同时都由温苒扮演,但观众们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这是三个不同的角色。
性格鲜明的神态和动作将略有不同的扮相发挥到极致,沉浸在剧情里的观众,丝毫没有发现这三个角色是同一个演员。
直到,二姨太撞死,婉君成了新的二姨太。
二姨太‘借尸还魂’,看懵了一群观众,也看毛了一群观众。
什么情况?
二姨太不是死了吗?
婉君呢?
婉君难道不堪受辱也自杀了吗?
紧接着丫鬟们开始议论:“二姨太读过书,性子好,对我们下人也好,老爷也喜欢她,如果二姨太是大太太就好了。”
于是二姨太杀死了大太太,就在二姨太当初撞死的地方,大太太死不瞑目。
二姨太有肚子这个保命符,她成了新的大太太。
然而死的真的是大太太吗?
因为大太太也像二姨太一样‘借尸还魂’,继续生活在这座宅院里。
肚子七个月大的时候,丫鬟们说老爷领回来了一个女学生做姨太太,大太太听了,从绣楼上跳下去。
丫鬟们说:“大太太又走了。”
电影结束,伴随着阴森森的配乐,胆子大的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胆小的更是整个人缩到椅子上不敢动弹了。
这周最新的报纸杂志,都在谈论《婉君》这部电影。
有拿‘一人分饰三角’这一点对着温苒大夸特夸的。
有试图分析剧情和立意的。
还有在分析角色分析隐喻的。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就差被她们按秒来分析了。
出乎意料的是,两周上映结束后,第三周的工作日票房再次迎来爆发。
温苒听白谈那边实时汇报都无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