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6 / 8)
出来。
何青云觉得作诗比赛的前两首分别是牡丹、早梅,都是非常著名的花卉。那么由此推断,第三场比试的题目肯定也是与花卉有关。
出名的花卉不少,最出名、最风雅的两种花卉已经出现,那么第三种极有可能是菊花或者莲花,俗称无偶的荷花。
有了两个具体的目标,何青云进一步推断,菊花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第一,现在是盛夏季节,正是莲花盛开的好时节。在这样一个季节里,应该不会有人让他们以几个月后才盛开的菊花为题作诗。
第二、看着尚儒书院处处都有水塘,水塘里栽满了荷花,书院里,时不时的传来一阵阵荷花特有的芬芳。可见,尚儒书院大概十分钟爱荷花。
以上结论可以推断,作诗比赛的第三场比试考题一定是莲花。这是毋庸置疑的,读书人的思路,一般都比较有套路,不是所有人都具有天马行空的那种想象力,大部分都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听完何青云的分析,吴子恒与冯文渊心里的感慨实在不能言说。何青云的智商与谋略,实在不是他们能够匹敌的。
从他们相交到如今,件件事情,何青云的表现都让他们赞叹不已。事到如今,他们已经能够很淡定的接受何青云的这种近乎鬼畜的洞察力。
一个通过前两场比试就能猜到第三场考题的人,还有什么值得自己去评价的。他们此刻的心情大概就是当自己还在研究加减乘除时,人家都已经跟你讨论线性代数、微积分,这种落差,实在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他们只需要按照何青云所说的去做,肯定能够成功。他们的精力还是留在怎样才成把何青云的计划执行好,就算是他们想破头,也不可能相出比这更行之有效的办法。
因此,吴子恒很淡定的问道:“既然是以莲花为题,那我们是不是提前做好一首备考就行了?”
长久相处培养出来的默契,使得何青云非常满意。他故作高深道:“子恒兄说对了一半,若是如此简单,那么想要赢得比赛,会有不小的风险。”
吴子恒没想到自己按照何青云的思路想出来的计划还不是完全正确,他好奇地看着何青云,希望能够从他嘴里听到什么十全十美的办法。
冯文渊毕竟比吴子恒要通透些,他稍稍一想,大概明白了何青云的意思。看着吴子恒还是一副不开窍的囧样,冯文渊不由得开口解释道:“青云兄是说,单准备一首诗是没用的。我们虽然确定考题是莲花,但是,究竟是早莲、盛莲还是残莲,我们都不能确定。所以,至少准备三首诗,才能有备无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