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3 / 6)

还想从她这里得到点老三的黑料呢,四福晋就这么睡了!

而且四阿哥闷骚,也不会主动去问,两人就这样错失了一次沟通的机会。

这事儿第二天康熙就知道了,他知道了也不管,在他心里这事儿就该是荣妃管,如果荣妃管不了拉倒!哪家做公爹的管儿子院子里的事儿?

反正在他心里,这几个儿子都是些没出息的。

特别是老三,连媳妇都降不住,还能降服的了谁?

上午处理了朝中的事儿,中午就叫了海棠一起吃饭。

其目的还是要和海棠聊聊青海周边的事情。

此时到了秋季,前湖的荷花有了几分枯黄的趋势,秋风送爽,湖边摆着大量的菊花,海棠和康熙两人一边赏菊花一边说着这件事。

海棠说:“无论是噶尔丹还是策妄阿拉布坦,都不是一般人,如今势头正盛,想要打败他们不容易。就算是打败了他们,也无法在片刻之间吞噬了准噶尔部。”

康熙点点头:“准噶尔势力庞大,想要一口吞了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朕早就知道,上次出征,朕的意思是只要杀了噶尔丹就是大胜,可惜最后还是让他给逃了。”

海棠就说:“要对付准噶尔,其实太宗皇帝已经给咱们打了样了,那就是在前明年间,太宗皇帝对前明用的招数,砍而不伐。”

皇太极活着的时候,八旗进关五次,最后一次八旗还在关内从容的修整了一个月才退出去。

之所以攻打进来最后撤走,是因为明朝还很强大,他打的下来却守不住,于是不断进攻不断劫掠不断消耗明朝。把明朝比成一棵大树,一斧子砍不死多砍几斧子,最终这大树会被斧子砍倒,这就是他的砍而不伐。

康熙点点头:“所以准噶尔有两个主人是件好事,他们互相制约不能南下,还能慢慢消耗他们。只是噶尔丹到底是老了,他如果死了,只能由你这把斧子去砍准噶尔这棵大树了。”

当然这是最差的一种情况,有一种情况能让海棠轻松一些,那就是利用准噶尔部和和硕特部的矛盾。

他问:“和硕特部最近如何?”

海棠对着康熙露出个大大的笑脸:“和以往一样,他们和藏地其他的王公喇嘛在争夺权利。

儿臣和汗阿玛想的一样,和硕特部和准噶尔部是老冤家啊!

而且噶尔丹在藏地也是受人敬仰的啊!”

两人同时笑起来。

这就是海棠不许喇嘛在青海传教的原因,因为喇嘛们总是不甘寂寞,他们对世俗权力的渴望甚至比普通人更强烈。草原上很多王公们都会操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