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节(6 / 8)

事,他是事事以康熙的利益为先,不会把自家的利益放在康熙的利益之前,此人跟儿孙说过,自家的富贵与朝廷是唇亡齿寒的道理,将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朝廷强盛了佟家的富贵才长久。佟国维就很难有这种觉悟,他是尽量给自家捞好处,有一种永远满足不了的贪婪。因此康熙对大舅舅更倚仗信赖。

他每天请佟国纲在自己的车里坐,担心他受冻,让人给放炭盆皮毛斗篷。因为鄂伦岱没回来,也没人和他顶嘴吵架,佟国纲这一路上表现得慈眉善目。

甥舅两个免不了说到这次的大战,说到这个佟国纲就很感慨:“奴才老了,辞官之前还能看到这样的大战就是死也值了。”

康熙就说:“倒也不必这么说,这么说不吉利。”

佟国纲想到自己都一把年纪了,活到这个岁数就是死了也没什么遗憾了,接着往下说:“郡王,哦,亲王,勇宪亲王一直对火器推崇,很多人都觉得是奇巧淫技,等这次看到了这阵仗,奴才是怕了,要是当初在先帝领着咱们入关的时候,李自成在京城外驾着火炮这么轰下去,咱们现在还在关外呢。”

康熙皱眉:“威力巨大?”

“岂止是巨大,城门楼子几下就轰烂了,准部毫无还手之力。”

康熙问:“朕听说准部也有火器?”

“有,从罗斯接来的,不是奴才小看这些火器,炮管子跟牙签似的,没咱们的口径大,加上弹药有限,对着轰了一会儿就不行了。咱们准备得充分,长的短的都有,拼消耗拼不过咱们就一步步后退了。”

康熙关心的是罗斯的火器,他还记得当初和噶尔丹大战的时候,噶尔丹放出话说罗斯要助他六万的火器兵。就问:“罗斯的火力如何?朕的意思是他们的最好的火器,这些人是不会把最好的东西给策妄阿拉布坦的。”他也不会把好用的火器给蒙古人,蒙古人不是没提过,都给康熙打哈哈糊弄过去了,没人轻易把国之重器送出去。

佟国纲说:“这个奴才不知道,听九爷说过,说北方的那个叫彼得的皇帝和人争一个出海的口岸,也正在用兵呢,向来好东西要紧着自己用,一些看不上的才会拿来应付人。”

康熙点头,九阿哥去年都跟他说过罗斯的大事,他点点头,用自己的思维考虑,就是周围的番邦属国来哭诉,求一些大将军炮去用,他也不会给好的,把那些对自己没威胁的破烂拿去应付。

“国之重器,岂肯轻易示人。这样的重器只能八旗用,绿营都不能摸一摸。”康熙说完想了一会才和佟国维聊别的。

大队人马走到京城北面的多伦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