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民心可用(2 / 3)
于刘琮。
听说朝廷派来了新的上庸太守,要治申荣的罪,起初房陵城的百姓都不相信,他们看到有兵马进城,但只有几百人,虽说城外也驻扎了大军,可是并没有打仗,申家势力雄厚,就凭这点兵马,怎么能够推倒?
后来在县丞马涛以及房陵城的许多官员费尽口舌解释之后,百姓们这才相信,于是整个房陵县城沸腾了。
大街小巷,酒馆茶楼,到处在传诵着新任太守如何英明神武,剪除贪官污吏的事,到处在议论着一笔一笔的罪行。
很快,申荣和他的那些亲信们的罪状被一条条的翻了出来,马涛都作了详细的记载,相关人员也都被李虎关进了大狱。
一直忙到晚上,马涛才将申荣一份份的案卷送到了刘琮手中。
“真是罪恶滔天啊!就算杀一百次也不为过!”刘琮看完这些案卷之后,非常震怒,小小的一个县令,竟然如此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所作所为令人发指,所犯罪行罄竹难书。
“大人,这些人全都是申荣的亲信,每人的身上都有数条命案,证据确凿,如何处置,还请大人定夺!”
“按照大汉律历,该当如何?”虽然刘琮很想一刀将其斩杀,一解心头之恨,可是后世的理智让他对什么事情都讲究依法处理。
“凌迟处死!”
“好,明日午时,县令府门口行刑,让全城的百姓都来观刑!”
“诺!”
马涛又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帐薄。
“大人,这是房陵城府库的钱粮财物,请大人过目!”
“你念一下吧!”刘琮一看是竹简,这看起来太费劲了,就对马涛说。
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有纸了,称为灞桥纸或者蔡侯纸,但是质量并不高,所以重要的文字不用它来写。
除此之外,还有写在锦帛之上的,但那成本太高了,因此,竹简依然很通用。
“诺!粮食三万五千石,金三千二百,钱币两万五千,布匹一百二十丈,酒三百坛……”
“为何会有这么多?”刘琮虽然对其他的钱财没有多少概念,可是粮草他是清楚的,马良和霍峻在宜城积攒了一万石粮草,这已经让他感到吃惊了,房陵城中竟然有三万五千石粮食,怎能不让他感到吃惊?
“回大人,房陵城的赋税,十取其七,本地商贩的利润十取其八,过往商客则是直接抢劫,故而积攒了这么多的的财富。”
“十取其七,那百姓如何生活?”汉代的粮食广种博收,一般是十五税一。
“上庸的百姓,要么逃亡,要么饿死,要么卖身为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