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法正来投(2 / 3)

法正此时的内心,却并非如此,激动不已。

他从成都来到荆州之后,便被襄阳的繁华震惊了。刘表统领荆州之时,他也来过。但是当时荆州的繁华,法正看得清楚,那只是表面上的。因此他才没有投效刘表,而是去了益州。

可是刘琮执政荆州不到一年,荆州呈现出了真正的繁华。百姓安居乐业,客商公平买卖,童叟无欺。城内外兵士的面貌也是焕然一新,骨子里都表现出一种强悍。

法正此时完全相信张松所说,刘琮就是真正的乱世雄主。

今天听到刘琮的招揽,法正正本想直接认主。可还是忍下来了,决定再试一下。

“刘州牧真乃当世雄主,年纪轻轻便坐领荆州,不知如何看这天下之势?”

刘琮一听法正的话,笑了。刚才还有些失望,现在心情大好。这是法正想考孝一下自己,看是否值得投效。

拥有两世见识的他,回答这个问题,简直是小菜一碟。

“黄巾之乱虽然平息,但大汉的根基已经动摇了。因此,这二十多年来,朝纲凌迟,奸佞当道,混战不断,民不聊生!如今天下之势,当为不破不立!”

“何为不破不立?”刘琮的观点引起了法正的兴趣。

“自董卓把持朝政以来,诸侯并起,跨州据郡者如过江之鲫,纷纷登场。董卓被除,李傕郭汜又祸乱长安。然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灭袁绍雄居北方,使汉祚名存实亡。我欲除贼兴汉,但朝廷自桓灵以来,已失民心。因此我于荆州广施仁政,奖励农耕,发展商业,限制世家,唯才是举,改变往日陋习,形成崭新风貌。忠诚志士不懈内政,良才武将忘身于外,遂驱逐曹贼,收取荆州九郡!这就是不破不立!”

“荆州在刘州牧的治理之下,的确百废俱兴,繁华不减当日。只是不知今后,州牧有何打算?”

“我欲兴复汉室,还都洛阳。然曹操势大,不可图也。暂时据守关隘,使其不能南下。江东孙权已历三世,兵强马壮,人才济济,可为盟友而不可图之!益州刘璋,虽为汉室宗亲,我之叔父,然在乱世,周围曹操、张鲁皆虎视眈眈,欲吞其地。因而我必夺之,为天子牧守。以此二州为基,扫清汉中、雍凉等地,让天下成为鼎足之势。然后发展内政,壮大国力,待到天下有变,便可多路出兵,北伐中原!只是目前荆州人才凋零,孝直乃天下名士,胸口隐韬略,腹内藏甲兵,不知可助我否?”

听了刘琮这番话,法正无比震撼。刘琮对天下形式的认识,比他和张松更清晰。对曹操孙权等人的评价,也非常中肯,到位。关键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