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才惊四座(2 / 3)
的诗,真乃千古绝唱啊!”
吴苋此时看向刘琮的眼光,又一次变了,他知道夫君刘琮有才可,仍然被惊到了。
“承光莫非是荆州人?”邓芝问道。
诗中有游子思乡之情,而且说是从荆州来的。
“正是,荆州襄阳人!”刘琮笑着答道。
“我乃荆州新野人!真是有缘啊!”邓芝高兴地说。
“承光兄,伯苗兄,我也是荆州人,荆州南阳人呀!”王连也惊喜的说。
“他乡逢故知,乃人生一大幸事也!”刘琮也高兴地说。
“承光兄来益州多久了?不知所为何事?”王连问。
“一月有余,听闻益州天府之国,山川秀美,故而携妻远游至此。”刘琮答道。
“我在小的时候随父便来到了益州,故乡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王连显得无比惆怅。
“长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兄长常常登楼远望,望着西下的夕阳思念家乡。听闻如今家乡在汉王的治理之下,非常繁华,我们也想回去,怎奈已无亲人。”王珏走过来,轻声说。
“其实在汉王的治理之下,这益州很快会繁华,如襄阳和洛阳。”吴苋说。
“夫人说的对!”王珏点了点头,此时两女子表现得很友善。
谈到了故乡,刘琮想到了前世,虽然还是同一个地方,但物是人非。他想起了宋代诗人李觏 的一首诗《相思》,便吟诵出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此诗吟诵完之后,邓芝、王氏兄妹,甚至是吴苋都轻声默读起来,他们几人无论在益州时间长短,全都是客居他乡,一下子引起了共鸣。
“承光兄之诗写出了我等的心声啊!”邓芝感慨万千。
“承光兄出口成章,令我折服。如今大汉天下,文采能抵承光兄的,恐怕只有汉王了。”秦宓语气非常诚恳。
“是啊!”
“是啊!”
众人都赞同。
“如此情景,当浮一大白啊!”王连提议。
“正如承光兄所言,他乡逢故人,乃人生一大幸事也,当浮一大白!”邓芝赞同。
“有此好诗,岂能不同饮!”秦宓也赞同。
“好!”刘琮点了点头。
王连、邓芝、秦宓与刘琮等人,在一个僻静的雅间中,又开始饮酒,畅谈。
刘琮出来的时间长了,在刘虎的提醒之下,借故天色已晚,便离开了醉仙楼。
而王莲等三人依旧在饮酒。
“文仪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