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管宁论汉王(2 / 3)

指日可待。

当初在荆州就流传着卧龙凤雏得一人者,可得天下。如今卧龙凤雏都在主公麾下,要得天下,岂不更加容易?

让众人更高兴的是好消息不断,官渡之战,汉军又一次大获全胜。

汉王刘琮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曹操溃败,若不是徐晃及时相救,恐怕性命不保,即使这样,张辽、许褚、乐进等将领全都战死了,从此之后,曹操蜷缩到北方,恐怕再也不敢向大汉用兵了。

洛阳书院,喜庆之中,又充满着紧张的学习气氛。

大战结束了,荆州、凉州、益州、豫州、兖州、司隶、关中等地,百废待兴,大量需要官员,需要人才呀!只要你是人才,在这样的时代,还怕没有机会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吗?

如今汉王麾下,可谓国富民强,谁不想当个官,光宗耀祖呢!

院长的房间中,庞德公、司马徽二人相对跪坐,而在下手的客位之上,还有一人,他不是别人,正是当世大贤——管宁。

管宁是北海郡朱虚人。

提起他,人们自然会想到另外的两个人,华歆与邴原。

因为管宁、华歆、邴原三人并称为“一龙”。而且他们三人曾经的关系非常好。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时,三人曾在辽东避难。

后来曹操统一了北方,邴原与华歆便重新回到中原,投到了曹操麾下。

可是管宁,因为曹操杀孔融一事,心中有梗,一直没有接受曹操的征辟。

最近几年,刘琮崛起南方,并逐渐成为天下第一诸侯。司马徽给管宁写了一封信,详细介绍了刘琮的执政方略,这让管宁很感兴趣,再加上刘琮乃是光武嫡传子孙,汉室宗亲。于是,管宁便辗转来到了洛阳。

“幼安兄,你觉得汉王如何?”庞德公品了一口茶问道。

“果为天下雄主,大汉之幸也!”管宁望了望窗外幽蓝深邃的天空,“我曾夜观天象,发现大汉气数,将尽而未尽,后来有一颗帝星,隐隐升起,曾经想过玄德公和蜀王,现在看来,中兴大汉者,汉王也!”

“马季常让我看了成都之战和官渡之战的战报,我曾自诩熟读兵书战策,也在心中自比管仲乐毅。可是和汉王比起来,依旧相差甚远啊!”司马徽脸上出现了由衷的钦佩,“孔明之计,不谓不高,马超诈降也做得天衣无缝。纵然是我,也未必能够看透,可依然被汉王识破,且能够将计就计。在官渡,贾文和和司马懿联手,布了一局大棋,庞士元人在棋局之中,恐怕也不甚清楚,可是汉王却能够一眼看透,并一一破解,所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