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4 / 5)

活了三十多年,却能用去史馆两页余去记载其生平的人物。为与英宗争储火烧雍极宫,与藩王起兵作六王之乱,死到临头都还能勾结北狄坑死范阳外加傅家满门。这样的人若不被史书记着,遗臭万年,当真对不起因其而死的无数百姓。

史料对赵王的恶行不吝笔墨,但对赵王妃却只舍了一行字。

“赵王妃傅氏,燕州范阳人,信国公女。(范阳)事败,自鸩于赵王府。”

因为殷朝尚在,殷史未正式编修,史馆的史料散乱无章,也就萧彻过目不忘,方能记起那一小行字。也正如此他才如此恼怒。

同是萧氏皇子与傅氏女的姻缘,段老夫人在萧彻面前提这两人,这恶意不可谓不深。

“殿下如此,看来是知晓的。”段老夫人不为所动,用安闲的口吻道:“殿下也别太动怒,老妇不过是想和殿下说段故事,不是在隐射什么,殿下权看老妇时日无多,让老妇尽下聊兴吧。”

萧彻敛下目中怒意,冷淡道:“夫人且说。”

“德宗膝下五子,其中最为出众者便是赵王,他虽居于次,但皇长子平王暴戾恣睢,而赵王却是睿资天赐,令名远扬,便是在燕州这边关都有所耳闻。而彼时,殿下祖父亦不过是一介荒唐胡闹的顽劣皇子而已。庄懿皇后为赵王聘娶傅家的女郎,其中意味。殿下不会看不出吧。”

“庄懿皇后欲以赵王为储,并以此安抚傅家。”萧彻目光发沉。

记忆因死亡而消散,真相在传说中变形。即使是那史馆中的黑纸白字,略去了不知多少深意。

“用一个皇后换一个燕州,庄懿皇后提出的交易在老妇父亲看来却是亏了——他让老妇的二哥杀了大哥。”

段老夫人说起这桩人伦惨事,语声依旧平静,“庄懿皇后对傅家心生防意,便有意再为赵王另纳侧妃诞育子嗣,赵王纳了侧妃,却始终无子。此后赵王盛宠依旧,但你的祖父却已开始起势。赵王察觉局势,便引诱平王造反,最后以救驾名义令禁军入宫,那会雍京大半的禁军都倒向了赵王,只可惜叫你祖父侥幸逃出城去,功亏一篑,最后赵王火烧雍极宫,牵住了你祖父的人手,自己逃出了雍京。至此,赵王与你祖父之间已是分出了输赢。”

“往后的藩王起兵也好,勾结北狄也罢,都不过是同你祖父的交易罢了。”

萧彻终是变色,“夫人何出此言?”

“这正是殿下祖母亲口和老妇说的。”段老夫人神色幽深难明,“太祖遗留的藩王势大难消,庄懿皇后一生筹谋,也不过堪堪平定一半。若非赵王以自身为引诱,殿下祖父哪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