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3 / 5)
悦,不知为自己,还为令嘉。
倒是令嘉出行的经验比萧彻丰富,知晓可能的麻烦,早早让人去准备傩面了。
但萧彻拿到傩面,却还要挑剔:“为什么我的面具是猫?”
面具都是木雕彩漆的,但令嘉的面具是血口大张的老虎模样,萧彻的那张则是作出小猫模样。
令嘉甜言蜜语地哄着:“因为我喜欢猫啊。”
萧彻才不信她的鬼话:“那为什么你的面具是虎?”
令嘉狡辩道:“一个摊子上一种傩面只会有一个,虎长得和猫最像一对嘛,你既然戴猫,我当然戴虎了。”
她不由分说地强行给萧彻戴上面具。
萧彻睨着她道:“你的名字倒真没取错,巧言令色。”
虎样傩面得意的扬起:“错,五郎应当说,嘉言令色。”
分明隔着面具,但萧彻眼中仿佛就能透过那双明亮的杏眸,看见了那张狡黠得意的美丽面孔。
他顿了顿,问道:“怎么叫我五郎?”
“因为现在你就是萧五郎啊!”
萧彻会过意来,无奈道:“说的是,傅七娘。”
戴上傩面,进了人海,他们便只会萧五郎和傅七娘。
谁又会知道他们是谁呢?
有了面具遮掩容貌后,两人收到的目光果然就少了许多,在人群中也就自在许多。
令嘉便拖着萧彻往前走。
上元灯市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商铺,间杂着顶盘挑架的流摊,有的卖糖画、馄饨、糍糕,有卖摩合罗、空竹、傩面——这是玩的,还有卖簪梳、铛环、胭脂……总之无论什么样的人来这,总免不了叫这琳琅满目的货物掏空钱囊。
在这纷繁的店铺中最常见的依旧是花灯。
既是上元,怎可无灯?
这摊子上,寻常的绢灯、纸灯都是卖钱的,但上好的宫灯却是要猜中灯谜才能卖给你。
但旁人眼中的尚好,又岂能让令嘉侧目。
于是这一路走走看看,看看走走,终出出现一盏让令嘉看中的花灯。
那是一株八尺高的灯树,伫立在名为熙春楼的酒楼前,分散的枝杈上挂着四五十余盏花灯,这些花灯具是琉璃做得灯罩。其中挂得最高的一盏三层的琉璃母子宫灯,笼状的琉璃被嵌在八角的檀木围子里,从大到小,一个叠着一个,琉璃地表面被雕刻各色图案,火光在罩中氤氲,五色流光旖旎。
这处熙春楼为招揽客人,并不拿这些琉璃灯去卖,而要客人入楼付钱去试灯谜,若能答中一定数量便可获赠一盏花灯。
琉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