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3 / 4)
萧彻同他对视一眼,凤目中泛起些许讽色,他道:“不,我准备带人进宣室殿。”
有人惊呼道:“万万不可!”
欧阳相公抬了抬手,阻住旁人的呼声,问道:“五殿下何意?”
萧彻道:“原先不过是罗相公在外与六弟相互顾应,六弟才有底气逼我入宣室殿。如今南城司被平,罗相公也授首,六弟再无羽翼,想来那我去换父皇出来,六弟应是会同意的。而且,北城司的人已带着九弟过来了。”
闻言,殿内再次沉寂。
倘若楚王在外羽翼被除尽,那他自然是乐意换人的。
因为在外主事的人如果是萧彻的话,萧彻未必会费心去救他的父兄——毕竟,只要他们死光了,萧彻就是最大的赢家。
在外主事的人是皇帝的话,那么有太子、燕王并其余诸王在手,楚王仍有同皇帝谈判的余地,毕竟儿子可能会盼着父亲死,父亲却很难盼着儿子死,尤其是一群儿子。
而对于两仪殿的诸臣来说,有皇帝在,那做什么都方便,哪怕燕王进去换不出皇帝,齐王也可以做一个保底选项。
这么一笔账算下来,最亏的人就是燕王了。
可这个提议,却正正是燕王自己提出。
莫非,燕王真是一位孝悌忠信的圣人不成?
甭管他是不是了,先应下再说。
欧阳相公束手朝萧彻躬身行了一礼,道:“这便委屈五殿下了。”
众臣皆是随着欧阳相公躬身行礼。
萧彻坦然纳之。
就在这时,忽然有一道声音喊道:“不可!”
众人愕然看去,却见长乐公主牵着齐王的手,自殿外走来。
一直气定神闲的萧彻在这一刻,脸上终于出现了错愕。
作者有话要说:细究古今中外的帝位更迭里,禁卫军一直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东罗马帝国屡次出现禁卫军篡逆事件,被人笑谑为“禁卫军继承法”,玩过ck2的都知道,禁卫军是一个大坑。
中国也是有类似的情景,东汉末的何进为什么要召边疆的董卓入京,才能杀十常侍,因为十常侍拉拢了京中的禁军,同理,唐末的宦官凭什么动辄废立皇帝,甚至欺凌皇帝,就凭他们拿住了京中的神策军。
小声点说,□□伟大的的图书管理员over的时候,某几位就是先拉拢住了代号四个数字的禁卫军,才顺利弄掉那啥啥帮。
禁卫军的位置太关键也太敏感了,宋朝对禁卫军严防死守,把它的权利分割成了十七八份,结果到了北宋末,金人南下,因为军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