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3 / 5)

徐清麦大喜:“我得替江宁县的病人先谢过孙道长!”

孙思邈呵呵的笑,“不用透露我的姓名。”

不然他怕自己这段时间被人堵在知春堂出不来。

徐清麦清脆的答应下来:“知道了!”

离开书房的时候,她朝孙思邈深深的拜了下去:“多谢道长为我谋划。”

她当然可以不听他的,单靠自己与众不同的医术一路杀过去,但路上会遇到多少波折多少艰险,浪费多少时间就不好说了。恐怕等到那一日时,她也已经垂垂老矣,不再有这一份心气了。

孙思邈点点头,不再多言。

待她走后,他独自一人坐在书房内,夕阳的余晖给他整个人镀上了一层金芒。

良久,他叹了口气,却又带上了笑容。

他想起了自己的一生,曾经出仕,最后却又归隐山林,拒绝了大唐皇帝的征召,只想闲云野鹤、求仙问道。可他现在却又想让自己刚刚认识不久且极为欣赏的小辈去趟那趟浑水,走入权力的漩涡中心。

这并不矛盾,恰好相反,孙思邈的心中一片清明。

自己就如落日余晖,而徐四娘却是初升的朝阳。

妙的是,徐四娘对天下杏林来说,是个外来的闯入者,她有自己的体系和道理,她是崭新的,所以天然的可以不遵守这边的旧规矩,甚至还蕴含着打破规矩的力量。

更妙的是,她恰巧还是位官夫人,会读书识字,这个身份能让她省很大的力气,不会被那些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世家医们第一眼就给归纳到“草头医”的范畴。

而且,她还认识了自己。

这几样综合起来,便让她拥有了去到那个圈子里说话的权力。

孙思邈想来,只觉得这仿佛是上天注定。

他喃喃道:“四娘,我很希望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知春堂,刘家。

杨氏看着早上一起来就老老实实的坐在院子里绣花的刘若贤,有点摸不着头脑:“这孩子现在愿意去乖乖的绣花了?”

她一开始觉得老怀甚慰,终归是长大了啊,懂事了,知道要学点女红了。但转念一想,不对啊,这孩子不是刚拜了师父吗?现在应该要苦读医书才对吧。

这孩子怎么老是不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呢?杨氏怒气冲冲的想要去问刘若贤,却被刘守仁拦住。

“别去打扰她,这是徐大夫吩咐她做的……”刘守仁将徐清麦的话告诉她。

杨氏听得一愣一愣的,然后想起来徐大夫那一手缝合的好功夫,半晌才道:“……也行,这样能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