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2 / 5)

南一带湿热,竹屋凉爽,即使我家中,也是有一处竹榭小院,夏日消暑很是自在。”

“那倒是。”

周自衡倒是忽然想到什么,含笑对李崇义道:“但是县中成片成片的茅草竹屋却也并不便。一来,极易起火,若是遇到火灾,一烧便是一大片。再者,竹屋和茅草屋都容易生虫,反而招来疾病。

“小将军若是这段时间有空闲,我倒是有个主意,你看看要不要做?”

李崇义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这边的百姓之所以建竹屋是因为竹子多,造价便宜,但竹屋哪有砖瓦房来得舒适和长久?安全性也要更差一筹。”周自衡怂恿他,“这边不缺黄土,小将军何不组织百姓建了砖窑,逐步将竹屋慢慢的换成砖瓦房?

“如此,不仅百姓们得到了实惠,城中面貌也将会焕然一新,这可是不小的功绩!”

而且,到时候他也可以用上现成的砖。

陆存中也很赞同:“确实。若是城中的竹屋和茅草房能少一些,那的确会是不同的气象。上次姑苏城失火,一片竹屋不过是顷刻之间就全烧没了,百姓损失惨重,流离失所。”

李崇义听着听着已经顾不得躺着了,立刻就坐了起来,若有所思:“听上去好像还不错……”

他想了想,自己还真能从北方找来烧砖的师傅,建个砖窑似乎不难。

“难的是,如何组织百姓?”

周自衡想也不想的道:“你以县衙的名义来组织,愿意出工的,按照工时,可以以成本价或者比成本价高一点的价格购买新砖。如此,应该会有人愿意的。”

孙思邈道:“肯定会有人愿意。你们呀,都不懂房子对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了坚固的房子,才算是真正有了落脚之处,安心之处。”

他北方南方都待过,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江南懂得烧砖的人太少,砖太贵了,百姓们不是不喜欢,是建不起而已!”

李崇义被他们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一说,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眼中的沉郁终于消失了,原来的那种蓬勃和洒脱又回来了。

“行!那我就做做看!”

反正长安的事情他也帮不上忙,不如沉淀一下心情,给自己找点事来做。

李崇义说干就干,接下来几天他开始频繁的出城,看看哪里适合建砖窑。看来看去,他还是觉得东山渡这边好,索性就打算把砖窑建在东山渡的镇子外,和周自衡也算是成了半个邻居。

有时候遇上周自衡带着杨思鲁来酿酒作坊,他也会跟着去蹭点酒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